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 第306章 镇国公献俘阙下

第306章 镇国公献俘阙下(1/3)

    就在方南和艾道长废寝忘食地继续钻研转轮手枪和加特林机枪的可行性时,石头匆匆来到了锻造工坊。

    “少爷!”石头的声音带着激动,“刚接到京里来的快马传讯,老公爷押解着扶桑天皇和那些将领,离京城已不足百里了。”

    “预计明日上午就能抵达京城,陛下已经下旨,由赵王殿下率领文武百官,明日一早出城迎接。”

    方南闻言,从一堆图纸和零件中抬起头,眼中闪过欣喜:“祖父要回来了,太好了!”

    方南对艾道长说道:“道长,此处研制已入正轨,后续细节完善和试制,就劳烦你和诸位工匠多费心,我即刻回京迎接祖父凯旋。”

    艾道长此刻全身心已被新式枪械勾住,头也不抬地摆摆手:“少爷放心去,如今思路已通,材料工艺皆备,剩下的不过是水磨工夫,贫道定带着大伙儿把这新家伙弄出来!预祝老公爷凯旋荣归!”

    方南笑了笑,也不介意,立刻吩咐备马。

    方南出了作坊走到河边,运足内力,发出一声长啸。

    不多时,对岸山林中一道银色身影如闪电般窜出跑了过来,正是小狼旺财,身材又精悍了些,嘴里还叼着一只肥美的野兔。

    方南拍了拍小狼的头:“旺财,走了,我们回京,祖父回来了。”

    方南带着石头和旺财,快马加鞭,赶回到了京城镇国公府。

    府内上下早已得知消息,一片忙碌而喜庆的气氛,灯笼换上了新的,彩绸也挂了起来,厨房飘出准备宴席的香气。

    老太君又是激动又是担忧,拉着方南的手:“南儿回来了就好,你祖父年过古稀,还远征海外,舟车劳顿,也不知身子骨吃不吃得消……”

    方南和父亲方乐山、母亲方王氏连忙宽慰老人家,说祖父戎马一生,身体硬朗,定会平安无事。

    小玉儿放学回来,看到许久不见的小狼旺财,顿时惊喜得叫起来,扑上去抱住旺财的脖子又蹦又跳:“旺财!旺财!你想不想玉儿?玉儿好想你啊!”

    旺财也兴奋地摇着大尾巴,伸出舌头舔小玉儿的脸,喉咙里发出欢快的“呜呜”声,围着打转讨好卖萌。

    第二天一早,方南和石头换上了正式的朝服,骑马早早来到了京城的东门。

    城门口,文武官员陆续抵达,相互寒暄见礼。

    城门口被打扫得一尘不染,搭建了供王公重臣休息的彩棚,京营的士兵们盔明甲亮,沿路肃立,维持秩序。

    方南带着石头,走到了勋贵武将的队列中,相熟的勋贵子弟和武将纷纷过来打招呼,方南一一客气回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武百官基本到齐,赵王与几位重臣、皇室宗亲进入了彩棚等候。

    城门口和通往城内的道路两旁,挤满了前来围观的百姓,人山人海,万头攒动,喧声鼎沸,小贩们趁机穿梭叫卖。

    过了一阵,远处传来清脆的马蹄声,一名骑兵快马驰来,到彩棚前滚鞍下马,单膝跪地向赵王禀报:“启禀王爷,镇国公队伍,距城门已不足五里!”

    赵王闻言起身,吩咐道:“诸位大人,随本王列队,迎接老公爷凯旋!”

    鼓乐手做好了准备,鞭炮也挂上了长竿,文武百官按照品级排好队列,方南和石头站到了武将的队伍中,翘首望向官道尽头。

    不多时官道尽头旌旗招展,尘土微扬,一支军容严整的队伍缓缓出现在众人视野中。

    前方一杆“方”字大纛迎风招展,格外醒目,大纛旗下,一位老将银盔银甲,外罩猩红斗篷,须发皆白,腰板笔挺,端坐于高头骏马之上。

    队伍在离城门一箭之地停下,镇国公翻身下马,大步流星走向彩棚,对着迎出来的赵王抱拳行礼:“老臣奉旨征讨扶桑,今幸不辱命,押解敌酋回京,何劳王爷与诸位同僚亲迎,折煞老臣了!”

    赵王笑容满面,上前扶起老国公:“老公爷辛苦了,老爷子此番扬我国威,平定东患,功在社稷,彪炳千秋,陛下特命本王率百官在此迎候。”

    双方寒暄了几句,赵王便道:“请老公爷押解俘虏,依制入城,献俘阙下!”

    “遵旨!”镇国公拱手,随即转身对副将下令,“去将扶桑天皇及其眷属、一众被俘将领,全部依律缚索,准备入城!”

    “得令!”副将领命而去。

    队伍中间那些原本乘坐马车的扶桑俘虏被军士们驱赶下来。

    扶桑天皇、后妃、皇子公主以及那些扶桑将领,原本一路上还算受到优待,此刻却被粗鲁地捆上了绳索,连成一串。

    俘虏们个个面如死灰,惊恐万状,吓得瑟瑟发抖。

    献俘大典有其固定的礼仪规制,旨在彰显天朝武威,震慑四夷。

    俘虏就必须有俘虏的样子,之前的优待是为了顺利押解回京,此刻的屈辱则是为了仪式的需要和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准备就绪,赵王和镇国公登上了特制的豪华马车,位于队伍最前方。

    文武百官的队伍紧随其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