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后面便是垂头丧气、狼狈不堪的俘虏队伍。
两侧是押解的一千精锐将士,盔甲鲜明,刀枪闪亮,军容鼎盛。
“奏乐!起驾入城!”司礼官高声唱道。
顿时鼓乐齐鸣,鞭炮震天响起,硝烟弥漫中,队伍开始缓缓移动,通过高大的城门洞,进入京城。
从城门到皇城的御街两旁,早已被百姓围得水泄不通,禁军士兵们手拉手组成人墙,奋力维持着秩序。
“快看!是老公爷!”
“老公爷威武!”
“大楚威武!”
人群爆发出海啸般的欢呼声,百姓纷纷向镇国公的马车欢呼致意。
俘虏队伍经过时,百姓的情绪瞬间转化为愤怒和鄙夷。
“呸!该死的倭寇!”
“就是他们祸害咱们沿海!”
“打杀咱们的百姓!抢咱们的东西!”
“扔他们!砸死这些畜生!”
烂菜叶子、臭鸡蛋、土块、甚至还有石子,如同雨点般从道路两旁砸向俘虏队伍。
押解的士兵对此并未过多阻拦,只要不危及性命,这种程度是被默许的。
扶桑天皇被一块烂菜叶砸中额头,汁液顺着脸颊流下,羞愤欲绝,却不敢抬头。
后妃公主们尖叫着躲避,哭喊声被淹没在百姓的怒骂声中。
整个俘虏队伍在愤怒的海洋中艰难前行,承受着发动战争所应得的惩罚。
游街队伍在震天的喧嚣中,抵达了皇宫前的广场。
皇宫正门的门楼之上,旌旗招展,仪仗森严。
建武帝身穿龙袍,头戴冕旒,在太监宫女的簇拥下,端坐于御座之上,俯瞰着广场。
队伍在广场停下,赵王和镇国公下车,步行至宫门前,撩衣跪倒。
“臣恭请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之声山呼海啸般从百官和军队中响起。
“平身。”建武帝威严的声音从门楼上传来。
“谢陛下!”
镇国公洪声奏道:“启奏陛下!老臣奉旨征讨扶桑逆寇,赖陛下天威,三军将士用命,现已踏平扶桑诸岛,擒获伪天皇以下皇室眷属、公卿将帅共计一百三十二人,今献俘阙下,请陛下圣裁!”
建武帝朗声道:“爱卿辛苦了!此战扬我国威,靖平海疆,爱卿居功至伟,朕心甚慰!”
镇国公下令:“将一干战俘,押上前来!”
御前侍卫立刻将扶桑天皇一家和战俘将领推搡到宫门前,强迫俘虏跪倒在地。
扶桑天皇此刻早已没了任何威风,面对天朝上国的皇帝和雷霆之威,浑身颤抖,以额触地,用生硬的汉语高声道:“罪臣……扶桑国主……不识天威,冒犯上国,罪该万死!今……今情愿领罪,只求……只求皇帝陛下开恩,饶……饶恕罪臣及家人性命……”
广场周围的百姓看到嚣张的敌酋如今匍匐在地,摇尾乞怜,再次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和嘲笑声。
建武帝居高临下,训斥道:“尔等蕞尔小邦,不思安分守己,竟敢屡犯天朝,掠我边民,劫我财货,罪恶滔天,罄竹难书,本应尽数诛灭,以儆效尤!”
天皇和俘虏们吓得魂飞魄散,磕头不止。
建武帝话锋一转,继续道:“然,朕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且尔等如今已知悔罪,暂且饶尔等性命,待朕与朝臣议后再行发落,押下去,收监看管!”
“谢陛下不杀之恩!谢陛下不杀之恩!”天皇和一众俘虏如蒙大赦,连连叩首。
侍卫们上前,将俘虏们拖起,押往天牢方向。
建武帝又勉励了镇国公几句,宣布明日大朝会将对征扶桑之功臣进行封赏,便摆驾回宫。
献俘大典至此结束,文武百官纷纷散去。
方乐山、方南和石头这才有机会挤到镇国公面前。
“父亲!”
“祖父!”
“老公爷!”
三人激动地对镇国公行礼问安。
镇国公看到儿子和孙儿,脸上露出笑容,满意地拍了拍方南的肩膀:“好小子,回家也没闲着,拿了个文武双解元,哈哈,好!”
老爷子让副将负责后续押送俘虏去天牢的事宜,自己和儿孙们一起返回镇国公府。
早已得到消息的老太君,带着方王氏、小玉儿以及阖府仆役,都在大门外翘首以盼。
见到老爷子安然归来,老太君激动得上前几步,眼圈泛红:“老头子,你可算回来了,没伤着哪儿吧?身子骨可还好?”
镇国公哈哈一笑,握住老妻的手:“放心,硬朗得很,区区扶桑,还能把你老头子怎么样不成?”
方王氏上前行礼问安,小玉儿直接扑过去抱住镇国公的腿:“祖父祖父,玉儿想死你啦!”
“哎哟,我的乖孙女儿!”老爷子大笑着将小玉儿抱起来,用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