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407章 心织无字,终钥自鸣

第407章 心织无字,终钥自鸣(2/3)

本泛黄的账本,封皮上"顾氏绸庄1928"的烫金已经剥落。

    "这是我父亲签的赎身契。"他翻开某一页,指腹压在墨迹斑驳的名字上,"十二名织匠,每名三百银元。"他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可名单上这七个......"他划过七个被红笔圈起的名字,"后来又被送回了提篮桥。"

    老囚的木棍"当啷"落地。

    顾承砚合起账本,低头盯着自己的鞋尖:"我查过卷宗。

    那年日商压价,顾家周转不灵......"他喉结滚动,"我们顾家,也曾是锁你们的锁链。"

    厂房里静得能听见苍蝇振翅的声音。

    断腿老囚突然蹲下来,用仅剩的右手捂住脸。

    他的肩膀抖得厉害,粗布衣服下露出的断肢绑带,被泪水洇成了深褐色。

    顾承砚望着他,忽然想起昨夜在旧卷宗里翻到的照片——二十年前的提篮桥监狱,铁窗后伸出的手,每根指节都缠着渗血的布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些手,曾织出过全上海最亮的云锦。

    不知过了多久,老囚的手指缝里传来闷哑的声音:"终钥......"他吸了吸鼻子,"终钥不是藏在地里......"

    顾承砚屏住呼吸。

    老囚的手慢慢松开,露出一双红得像兔子的眼睛:"是藏在......"他突然顿住,抓起地上的木棍撑着站起来,"明天,我教你调轴。"

    厂房外的梧桐叶沙沙响。

    顾承砚望着老囚一瘸一拐走向梳棉机的背影,忽然听见苏若雪在身后轻声说:"他刚才想说'认错'。"

    风卷着黄浦江的潮气灌进来,吹得桌上的纸页哗哗翻响。

    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在风里跳动,像无数双重新张开的嘴,正把被遗忘的故事,说给云听,说给江听,说给每一阵经过的风听。

    老囚的喉结在松弛的皮肤下滚动两下,像枯井里落了粒石子。

    他盯着顾承砚手里那本泛黄的账本,突然笑了,缺牙的嘴咧开道豁口:“顾少东家,您认错那天,锁我们的铁枷就松了。”他用木棍戳了戳地面,每说一个字都像在敲锈死的锁,“终钥不是藏在地里……是藏在‘认错’之后。”

    顾承砚的指尖在账本封皮上顿住。

    他看见老囚的指甲缝里还嵌着三十年没洗干净的靛蓝染料,像块化不开的淤青——那是当年提篮桥监狱里,日本人用染缸当刑具留下的。

    “您是说……”他声音发涩,“那些被烧了的织谱,被砸了的机轮,其实都……”

    “记进骨头了。”老囚打断他,枯瘦的手突然在空中划出个圆弧,“当年我们被逼着踩机,每夜七百下,踏板的节奏跟《江南织谱》第七卷的调轴诀分毫不差。踩得脚底流脓,骨头里就刻下了谱子。”他转向墙角那台锈成黑铁的老织机,木棍在青砖上敲出“嗒嗒”的节奏,“就像这样——”

    顾承砚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想起昨夜在旧仓库翻到的《日商在沪工业调查》,里面夹着张照片:二十年前的提篮桥监狱工场,十二台织机排成两列,每个织匠的脚踝都锁着铁链,踏板下的青砖被磨出深槽。

    原来那些深槽不是磨损,是活的织谱。

    “青鸟!”他转身时带倒了条长凳,“去把所有能工巧匠都叫回来,不管是在码头扛包的,还是在弄堂修鞋的——就说顾某要复建当年的织机!”他抓起桌上的算盘往怀里一揣,指节叩得木桌咚咚响,“老周头的盲织法要留踏板震感区,陈阿四的血染术得加个恒温夹层,还有苏先生教的气沉一线诀……”

    苏若雪伸手按住他发颤的手腕。

    她的掌心带着账房算盘的凉意,却让顾承砚突然静了下来。

    “别急。”她仰头看他,眼尾还沾着昨夜抄录口述时的墨渍,“匠人们等这一天,等了三十年。”

    三日后的第七夜,月到中天。

    厂房的油灯光把人影拉得老长,照见新织机的铜轴泛着青冷的光。

    老囚脱了鞋,赤脚踏上踏板。

    他的脚背上布满旧疤,像张被揉皱的地图,却在触到踏板的瞬间绷直了——那是织匠踩机时最标准的“丹凤踏云”式。

    “起梭。”他的声音轻得像叹息。

    苏若雪递过梭子。

    老囚枯瘦的手指扣住梭身,手腕一振,梭子“嗖”地穿过经线。

    第一匹布开始在卷布轴上缓缓展开时,厂房里的呼吸声突然消失了——布面平整如镜,连道线头都没有。

    “怎么没花纹?”有人小声嘀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