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 第470章 夏麦开镰与边情应对

第470章 夏麦开镰与边情应对(2/2)

,将白天脱粒的麦粒摊在竹席上,防止麦粒受潮发霉。陈老栓和耶律娜的家人一起,将麦粒均匀摊开,竹席旁还放着 “驱鼠灯”(用油脂点燃的灯笼,灯光能驱赶田鼠)。“阿娜,你看这夜间晾晒,比白天还凉快,” 陈老栓笑着说,“明日一早再把麦粒收起来,正好能装瓮。” 耶律娜点头,手里的蒲扇轻轻扇着,驱赶着周围的飞虫。

    深夜的幽州议事厅,灯火通明。范仲淹、王晏之、李二郎围坐在沙盘旁,复盘当日的夏收与边境应对情况。“夏收首日进展顺利,涿州已收割两万亩麦田,脱粒麦粒五万石,” 王晏之指着沙盘上的春麦区,“补给站的支援物资已送达,农户们的积极性很高,预计十日内能完成全部夏收。”

    李二郎补充道:“边境异动已处置完毕,被俘的辽军探子供认,他们是来侦查联防队布防的,辽境暂无大规模行动,” 他指着沙盘上的边境线,“已加强各哨卡的值守,应急物资箱也已配备到位,确保随时能应对突发情况。” 范仲淹点头,又问起夏收后续安排,王阿福汇报:“明日将开始‘麦粒晾晒’,已准备好两百块竹席、五十盏驱鼠灯,还会组织农户们‘互助晾晒’,加快进度。”

    范仲淹最后总结:“夏收是当前的重中之重,要确保颗粒归仓;边境防御不能松懈,要继续保持警惕;补给站的支援要跟上,不能让农户们缺衣少食,” 他顿了顿,“燕云的稳定,靠的就是这一次次的丰收与平安,咱们要守住这份成果,让百姓们过上安稳日子。” 众人纷纷赞同,沙盘上的燕云地图,在油灯的映照下,仿佛成了一幅丰收的画卷。

    天快亮时,晨雾再次笼罩燕云大地。涿州的夏收区,农户们已开始收起夜间晾晒的麦粒,竹席上的麦粒泛着金黄的光;居庸关的哨卡,守兵们正警惕地观察边境线,信号烟的余烬还在地上;居庸补给站,周平已组织人员准备明日的支援物资,牛车队伍整装待发。

    晨雾散去,阳光普照,燕云的土地上一片丰收的景象。麦田里的收割声、脱粒区的木枷声、补给站的牛车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生动的夏收画卷。这是燕云光复后的第一个夏天,也是治理成果从 “演练” 走向 “实战” 的开始。在虚构的人物群像中,汉契百姓携手丰收、共护边境、互助支援,共同为燕云的稳定与繁荣努力,这正是大宋北疆长治久安的最好保障,也为后续的秋收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场夏麦开镰、边情应对与物资支援,是燕云治理从 “备战演练” 向 “实战落地” 的关键一步。它将农业生产的实战丰收、边境安全的应急处置、商业流通的支援保障紧密结合,形成了 “丰收固民、应急保边、支援助产” 的完整体系。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燕云已彻底迈入 “安稳发展” 的新阶段,成为大宋北疆一颗璀璨的明珠,书写着民族融合与边疆繁荣的崭新篇章。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