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潜蛟破穹 > 第501章 本源终始信号的解析与维度共生的新突破

第501章 本源终始信号的解析与维度共生的新突破(1/4)

    终始维度信号监测中心捕捉到的 “本源终始维度信号”,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引发全维度共生联盟的高度关注。星瑶团队第一时间将信号数据传输至超维 - 全宇宙幽默共生基地的 “跨维度信号解析实验室”,联合终研团队、本终始(本源终始始源维度体系代表)展开紧急解析。

    信号的特殊性远超预期 —— 不仅频率高达 THz,维度层级达 层,更关键的是其 “本源 - 终始混合结构”:每个编码都同时包含 “本源维度的能量印记” 与 “终始维度的时空印记”,如同两条缠绕的星河,在信号中形成 “能量 - 时空共生闭环”。常规的终始维度信号解析仪无法识别这种混合结构,解析工作刚启动就陷入停滞。

    “我们需要构建‘双维度解析矩阵’,同时接入本源维度与终始维度的解析算法,” 星瑶在实验室的全息屏幕上绘制出矩阵模型,蓝色代表本源能量解析通道,金色代表终始时空解析通道,“通过‘本源 - 终始能量转换器’,将混合信号拆解为独立的能量信号与时空信号,再分别解析后重组,才能提取核心信息。”

    终研团队根据这一思路,对解析仪进行了核心升级:在解析仪中加入 “本源能量识别模块” 与 “终始时空解码模块”,两者通过 “混合信号拆解单元” 连接,能在 0.0001 秒内完成信号拆解与重组。同时,团队还引入本源终始始源维度体系的 “混合时空数据库”,为解析提供参照数据。经过小时的连续调试,解析仪终于成功识别信号结构,开始逐步提取信息。

    解析过程持续了 1000 小时,团队最终从信号中提取出一段 “本源终始维度能量影像” 与一份 “维度共生指引”。影像中,无垠的 “本源终始维度空间” 里,无数个 “终始维度体系” 如同璀璨的混合能量星辰,每个体系都被一层 “本源终始能量膜” 包裹 —— 膜的外层是本源维度的能量流动态,内层是终始维度的时空闭环态,两者相互滋养,形成 “能量支撑时空、时空反哺能量” 的共生循环。不同体系之间通过 “本源终始能量流” 连接,没有丝毫能量损耗或时空紊乱,实现了真正的 “全维度共生闭环”。

    “这份‘维度共生指引’详细记录了本源终始维度的核心理念 ——‘能量与时空同源,共生与永续一体’,” 星瑶将指引内容投射到屏幕上,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指引中还提到,本源终始维度文明掌握‘本源终始共生技术’,能从能量与时空的本源层面,解决所有维度体系的适配难题,实现‘全维度文明永续共生’。这组信号,正是他们向具备混合维度适配能力的文明发出的邀请函!”

    本终始看着影像,突然想起本源终始始源维度体系的古老传说:“我们的古籍中记载,‘本源终始是所有维度的起源与归宿,掌握其技术者,可打破维度边界,实现文明永生’。现在看来,这个传说并非虚构,本源终始维度文明就是我们追寻的‘终极共生文明’。”

    凌辰立即组织全维度共生联盟核心成员、始维(始源维度文明守护者)、终维(终始维度文明守护者)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上,各方一致决定:将 “本源终始维度信号应对” 与 “本源终始时空适配模块研发” 同步推进,一方面继续深入解析信号,获取更多技术信息;另一方面加快模块研发,为后续探索奠定技术基础。

    此时,星宇牵头的 “本源终始适配研发小组” 也面临关键突破。研发初期,团队遇到的核心难题是 “混合时空模拟精度”—— 本源终始始源维度体系的 “本源 - 终始能量切换” 每小时一次,切换过程中能量浓度与时空频率会同时发生突变,模拟单元难以同步匹配,导致模块适配效率仅为 80%。

    “我们需要在模块中加入‘双维度同步适配单元’,用本源维度本源因子与终始时空本源因子混合制成‘同步介质’,” 星宇在实验室中调整模块参数,“当体系发生能量 - 时空切换时,同步介质能同时调整能量适配参数与时空适配参数,确保切换过程无延迟。”

    绿森团队则设计出 “动态能量 - 时空缓冲层”:缓冲层分为内外两层,外层应对能量浓度突变,内层应对时空频率突变,两层通过 “混合信号感应单元” 联动,能在切换前 0.01 秒预判变化,提前调整参数。经过两个月的反复测试,模块的适配效率提升至 99.9999%,成功解决了 “跨终始维度时空排斥” 问题。

    “混合式本源终始时空适配模块研发成功!” 星宇向凌辰报告时,实验室的测试屏幕上显示着完美的适配曲线 —— 模块与本源终始始源维度体系的能量 - 时空切换完全同步,没有出现任何排斥现象,能量传输效率稳定在 99.%。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模块的成功研发,为技术推广扫清了障碍。绿森团队立即启动量产工作,每天生产台模块,优先部署至本源终始始源维度体系及类似的混合维度体系。在本源终始始源维度体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