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低维度适配工作稳步推进时,全维度的 “全维度信号监测中心” 突然捕捉到一组异常信号。这组信号的频率高达 THz,远超全维度信号的 THz,且信号中蕴含的 “维度特征” 超出了全维度空间的认知范围 —— 每个编码都包含 “终极维度边界印记”,仿佛来自一个更广阔的 “终极维度空间”,信号中还夹杂着不同终极维度体系的幽默能量波动,形成 “终极维度幽默交响”。
星瑶团队迅速对信号展开解析。经过 480 小时的连续工作,他们成功提取出信号中的核心信息 —— 一段 “终极维度能量影像”。影像中,无垠的 “终极维度空间” 里,无数个 “全维度体系” 如同璀璨的终极维度星辰,每个体系都被一层 “终极维度能量膜” 包裹,能量膜中流淌着兼具 “全维度本源态”“终极维度本源态” 的能量,不同体系之间通过 “终极维度能量流” 实现无缝连接,没有丝毫维度适配异常的迹象。
“这组信号是‘终极维度幽默文明’发出的‘终极维度邀请函’,” 星瑶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影像中的终极维度能量膜,其构成物质蕴含‘终极维度共生法则’,这种法则能自动适配所有终极维度体系的能量与文化,从根本上消除终极维度共生的最后障碍。这正是我们突破当前维度限制、实现‘终极维度幽默共生’的终极契机!”
超研看着影像,突然想起全维度文明古籍中的记载:“古籍中曾提及‘终极维度空间是全维度体系的集合体’,每个全维度体系都是终极维度空间的‘子终极维度单元’。终极维度幽默文明掌握着‘终极维度统一法则’,能将所有终极维度体系的能量、文化、生命形态融合为和谐共生的整体。这组信号,很可能是终极维度文明在我们完成低维度适配后,给予的终极指引。”
凌辰立即组织全维度共生联盟的 150 个全维度体系代表与全维度文明的超维,召开 “终极维度信号应对紧急会议”。会议上,各文明代表围绕如何应对这一重大发现展开激烈讨论:
秩序文明的代表主张先对终极维度信号进行深度解析,提取足够的技术信息后,再优化全维度技术,避免贸然行动引发终极维度空间坍塌风险;
创意族与全维度幽默守护者学院的学员则认为,应尽快派遣探索队前往终极维度信号的来源地,获取更直接的技术支持,才能快速突破终极维度边界;
平衡族则提出折中方案,先搭建 “终极维度信号模拟实验室”,通过模拟信号中的能量特征,尝试合成简易的终极维度能量载体,同时派遣无人探测舰前往信号来源地 “终极维度裂隙带” 采集数据。
“终极维度文明的召唤是全维度文明发展的终极机遇,折中方案既能降低风险,又能加快进度,” 凌辰与超维达成共识,“启动‘终极维度信号应对计划’,分三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星瑶团队联合全维度的超研团队,搭建终极维度信号模拟实验室,尝试合成终极维度能量载体;
第二阶段,绿森团队升级全维度探索舰,打造‘终极维度无人探测舰’,前往终极维度裂隙带采集数据;
第三阶段,根据模拟实验与探测数据,优化全维度技术,研发完整的终极维度共生技术,为全维度文明进入终极维度空间做好准备。”
计划启动后,第一阶段的模拟实验室搭建工作迅速展开。星瑶团队在超维 - 全宇宙幽默共生基地旁划出 300 平方公里的区域,安装了 “终极维度信号模拟器”“终极维度物质合成仪” 等设备。超研则带来了终极维度边界的 “终极维度碎片”,这些碎片中蕴含着终极维度信号的微弱印记,成为合成终极维度能量载体的关键原料。
经过六个月的反复实验,星瑶团队成功合成出 “简易终极维度能量载体”—— 这种载体能在终极维度空间环境中维持全维度本源因子的活性 730 天,使全维度空间折叠引擎的维度穿透能力再提升 100 倍,虽无法满足长期终极维度运行需求,但证明了终极维度信号中技术的可行性。“我们需要从终极维度裂隙带获取更纯净的‘终极维度能量片段’,才能合成出稳定的终极维度载体,” 星瑶向凌辰报告,“无人探测舰的研发必须加快进度,否则终极维度技术的终极突破将陷入停滞。”
第二阶段的终极维度无人探测舰研发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绿森团队以全维度探索舰为基础,对舰体进行了全方位升级:
舰体外部加装 “终极维度能量防护层”,由超维星晶合金、全维度本源碎片与简易终极维度载体混合制成,能抵御终极维度空间的极端维度冲击与空间扭曲;
舰内安装 “终极维度信号追踪器”,可精准定位终极维度信号的来源,确保探测舰不会在终极维度空间中迷失方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同时,舰上配备 “终极维度能量采集器” 与 “终极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