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698

大明锦衣卫698(12/23)

\"一名老兵突然闯入,\"今早操练时,又有两门虎蹲炮炸膛,炮手......\"老人哽咽着说不下去。赵莽握紧手中的火药样本,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远处传来更夫梆子声,他望向东方渐白的天际,低声下令:\"备马,去白鹭洲。\"

    白鹭洲位于晋江入海口,是个荒无人烟的荒岛。赵莽带着二十名死士潜伏在礁石后,看着月光下两艘商船缓缓靠近。一艘船舷画着晋商的玄鸟标记,另一艘船头插着倭寇的骷髅旗。借着灯笼的光亮,他看清了晋商一方的领头人——正是本该\"失踪\"的王家商号少东家王承业。

    \"这批火器比上次更妙。\"王承业笑着将图纸递给倭寇首领,\"哑弹耗尽明军火药,敏感雷弹自相残杀,等他们弹尽粮绝,你们的武士便可长驱直入。\"

    赵莽握紧火铳,却见王承业突然举起手中的青铜酒盏:\"不过要多谢赵主事的米醋实验,让我们发现了更好的销毁证据的办法。\"话音未落,四周突然亮起无数火把,数百名倭寇武士从芦苇荡中涌出。

    千钧一发之际,赵莽扯下腰间的陶瓮。经过改良的酸性溶液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青光,他将陶瓮奋力掷向敌船。随着一声巨响,混合着硫磺的酸液炸开,幽蓝色的毒气瞬间弥漫开来。倭寇们的惨叫声中,赵莽带着死士们发起冲锋,火铳的轰鸣与刀剑的碰撞声,彻底打破了夜晚的寂静。

    当晨光染红海面时,白鹭洲已化作一片废墟。赵莽站在燃烧的商船残骸旁,看着王承业在火海中扭曲的面容。他弯腰捡起半截玉佩,上面展翅的玄鸟纹在火焰中忽明忽暗。

    三日后,京城朝堂上。赵莽将浸泡过的哑弹、改良后的火药,以及截获的密信一一呈上。当看到王承业与倭寇往来的书信时,皇帝的脸色瞬间铁青。随着调查深入,一个涉及朝堂大员的叛国集团被连根拔起。

    而在火器监,赵莽将米醋浸泡法写成详尽的册子,下发各卫所。册子首页,他亲笔写下:\"酸能蚀铁,亦能铸剑;毒计虽狠,终有破局。\"从此,每个新兵入伍时,都会被带到摆满陶瓮的工坊前,听老兵们讲述那个用米醋破解致命阴谋的故事。

    窗外,春风拂过京城的角楼。赵莽望着远处操练场上崭新的火器,手中把玩着从火场捡回的玄鸟玉佩。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虽然暂时落幕,但他知道,守护家国的道路永远没有尽头。陶瓮里的米醋仍在微微冒泡,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种,时刻提醒着后来者:再精密的阴谋,也抵不过一颗赤子之心。

    暗夜惊变

    赵莽的后背紧贴着冰冷的砖墙,心跳声在寂静的工坊里震得耳膜生疼。他死死按住怀中微微发烫的哑弹残片,羊皮纸上未干的墨汁在衣襟上晕开深色痕迹。月光透过窗棂的缝隙斜斜切进来,将门口的青砖分割成明暗交错的棋盘,而那道黑影正踏着光影,步步逼近。

    \"确定在这里?\"王富的声音裹着山西口音特有的粗粝,手指划过案几上残留的醋渍,\"赵莽那小子最近神神秘秘,八成在鼓捣什么鬼名堂。\"他身后的家丁举起火把,跳动的火光照亮墙上悬挂的火器结构图,在赵莽藏身的药柜上投下狰狞的阴影。

    工坊角落里,浸泡哑弹的陶瓮突然发出细微的\"咕嘟\"声。赵莽瞳孔骤缩——是米醋与石灰粉持续反应产生的气泡!他屏住呼吸,看着王富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陶瓮,绣着金线玄鸟的袖口几乎要擦过瓮沿。只要对方稍有察觉,所有证据都将毁于一旦。

    \"掌柜的,什么都没发现。\"一名家丁踢翻了墙角的炭盆,火星溅在赵莽的靴面上。他死死咬住下唇,任由灼痛驱散紧张,却在这时听见王富突然冷笑:\"把那陶瓮砸开。\"

    千钧一发之际,远处传来更夫梆子声。\"咚——咚——\"的声响惊得家丁们身形微顿,赵莽趁机摸到腰间火铳。当斧头劈向陶瓮的瞬间,他猛地跃起,火铳托狠狠砸在家丁后脑。混乱中,燃烧的火把掉落在地上,干燥的木屑瞬间燃起熊熊烈火。

    \"抓住他!\"王富抽出腰间软剑,剑锋擦着赵莽耳畔划过。火光照亮对方眼底的阴鸷,赵莽突然想起半月前王富送来火器时,袖口若隐若现的菊纹刺青——那分明是倭寇特有的标记。呛啷声中,他反手拔出匕首,在剑刃相交的刹那,瞥见王富怀里露出的半截密信,朱砂字迹在火光中格外刺目。

    火势迅速蔓延,热浪裹挟着毒烟扑面而来。赵莽虚晃一招,趁机扯过墙上的牛皮水囊砸向王富。在对方躲避的瞬间,他飞身上前夺过密信,却被王富的家丁从背后抱住。混战中,火铳不慎走火,铅弹擦着王富肩头飞过,在梁柱上留下焦黑的弹痕。

    \"放箭!\"王富退到门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