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55章 我怎么更进一步

第55章 我怎么更进一步(3/4)

后,李纲也发现自己确实不是那块料。

    就保奏王禀为前敌指挥,回到汴梁,专心处理朝堂上的事务。

    王禀能受到这番重用,心中对李纲很是感激涕零。

    因为他是童贯一手提拔起来的,按理说童贯落得如此下场,又是李纲他们一力促成的,王禀的官就该做到头了才对。

    按照大宋的惯例,此时他应该被解除兵权,踢到某个偏远州府做防御使一类的官,然后再等着继续被贬。

    不过李纲确实还算是有识人之明,看得出王禀是个人才,有带兵的能力,而且本性其实很忠良。

    所以他大力举荐,保住了王禀,如今正是李纲权柄最重的时候,而且事关外围战事,没有人敢插嘴。

    此时插嘴,是要负责任的,更多的官员,其实更倾向于和赵佶一样,一点都不想操心这国家大事,混过这段时间再说。

    赵桓除了自己私下偷偷坚持议和之外,其他的大抵都听他们三个的。

    耿南仲走了之后,和东华宫关系最紧密的,就是他们三人外加一个内侍省的邵成章了。

    三人一般会在议政堂,商议大事,偶尔也叫其他人来。

    出主意的是宇文虚中,做决断的是李纲,吴敏近来稍微有些不满,但一直隐忍不发。

    这些被蔡京压制十几年的旧党士大夫,对于权力有种变态的渴望。

    “此番陈绍鼓动,这些官员便纷纷为其发声,虽然主战是好事,但也看得出来,他们已经被陈绍控制,不得不防。”

    吴敏的声音有些疲惫,这些日子他真的很忙,调度东京外围诸路兵马的辎重,并非是一件易事。

    最重要的是,还要运送粮草去河北,支援宗泽。

    如今要通过大名府那边,从东边输送粮草,经常被金兵截获。

    幸亏他们人不多,还能勉强供给河北义军。

    大名府一带的军头,尤其是杨可世,经常截留。

    “陈绍是一直反对议和的”李纲试图说服自己,信任这陈绍是个忠臣。

    他要是真忠臣,局势就好多了。

    可惜,就算是想骗自己,都很难骗到。

    如今的陈绍,羽翼已成,真的会忠心大宋么?

    当年曹操,确实有忠心大汉的想法,至少是曾经有过。

    但是当他羽翼已成,他真敢放弃一切权力,做大汉的忠臣,那么他死后家族就必然覆灭了。

    李纲叹了口气,干脆不再想这些事,如今最大的敌人依然是女真鞑子。

    陈绍或许是包藏祸心,但是女真鞑子,则已经真刀真枪地在杀戮大宋百姓。

    有时候,他真的很想这两边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

    但是事实是,他们全都十分克制,一直没有放开手脚决战。

    显然这两边的决策者,都不是傻子.

    “要不要对这些河东籍的官员.”

    一直没有说话的宇文虚中,赶紧制止了吴敏继续说下去,摆手道:“他们本也没有什么危害,还能让我们听得到陈绍的诉求,若是将这些人的嘴堵上,陈绍心中想的什么,咱们更无从得知了,只能靠猜。”

    “有了这些官员,我们也多了一条和陈绍联络的渠道。”

    李纲点头道:“不错,这些官员并无实权,无须动手。”

    宇文虚中看向吴敏,张口问道:“近来城外驻扎的郭浩所部,有何动作?”

    “还算安稳。”

    宇文虚中叹了口气,说道:“我和陈绍打过交道,此人做事向来周全,他既然如此反对议和,就不可能只鼓动河东官员在朝中发声。”

    “你的意思是?”

    “我怕这郭浩,也是他的手段之一啊。”

    李纲深吸一口气,“绝对不能让他们进驻汴梁。”

    尽管这些人马进了汴梁城,并不会对皇城造成多大的威胁,因为汴梁有都门新军,足以压制他们。

    但就怕他们铤而走险,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你管还是不管。

    真管了之后,定难军会不会以此为理由,兵发汴梁。

    这千头万绪的事,实在是叫人心力交瘁,他们效命的大宋被折腾的太厉害。

    到此时已经是羸弱不堪,想要弥补真就得靠天时地利人和。

    李纲自忖还算是心硬如铁,意志坚定的,仍旧时常会感到绝望,甚至有放弃的想法。

    他想其他人就更不必说了。

    “难!”

    李纲说完之后,其他两人也对视苦笑一声。

    谁说不是呢。

    前面那上皇和一众近臣,把国家折腾成这个样子,将大宋百十年来的积累,全部挥霍享受一空。

    丢下这么烂摊子给自己。

    吴敏发狠说道:“可恨蔡京、梁师成之辈,依旧逍遥,怎叫人不生恨!”

    “前者官家斩了童贯,所获千万,要是能把这几个巨贪蠹虫给宰了,说不定就能挽救局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