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55章 我怎么更进一步

第55章 我怎么更进一步(2/4)

 河东大小事务,由他们提出解决方案,供陈绍挑选,陈绍定下决策,再由他们去实施。

    李唐臣心中激动,但是面色依然笑吟吟的十分淡定,起身拜谢。

    “事不宜迟,你回去之后,马上派人联络河东官员,只要是能和咱们一条心的,让他们在朝中,一定要反对议和!”

    “谁敢议和,就往死里弹劾,将他搞倒、搞臭!”

    议和这种事,本身就容易挨骂,再有这么一群诚心找事的,估计会劝退很多跃跃欲试的议和派。

    文劝的事安排好了,武劝也不能落下。

    陈绍又派人去汴梁,知会郭浩,只要见到女真使者,可以先斩后奏。

    广源堂的人,也可以挑动百姓,沿途攻击大宋派出的议和使团。

    他宗泽能用这一招,自己为何不能用。

    李唐臣起身告辞。

    来时是带着小心思来的,走的时候,却是陈绍亲自送出去的。

    还执手相谈甚欢。

    见到这一幕的,都知道他要高升了。

    回到宅中,陈绍依然十分乐呵,他在汴梁确实没有多少人可用。

    因为汴梁没有西北籍的官员

    先不说西北籍的士子学业如何,就是真学的不错,那也是在兴庆府给西夏做官。

    河东可不一样!

    陈绍做事,从来都很注重师出有名,所以有一群能为他说话的,就显得格外重要。

    很多时候,谁声音大,谁就有理。

    想到李唐臣立下如此大功,陈绍顺路就来到李玉梅院子。

    院子里摆着一些家具,都是刚刚换出来的。

    李玉梅正在收拾新搬来的东西,她也没想到自己地位这么高,父亲竟然亲自来给她送。

    又听说陈绍亲自将父亲送了出去,李玉梅心情格外的好,殷勤地服侍陈绍更衣。

    房中新增了一方桃木圆桌,配着四个桃木圆凳,墙边一张乌木雕花大床,垂挂着紫罗锦帐,帐内茵席齐整,枕衾成双。

    床前正对着圆镜梳妆台,台面上铅朱膏粉、唇丹花露,十来个大小瓶盒,香气馥郁。

    陈绍好奇地摆弄着这些珠粉瓶罐,在她脸上捏了捏,调笑道:“小蹄子这一身雪白皮肉保养起来可是不易,瞧这瓶瓶罐罐的,难为你能分得清记得住。”

    “保养得宜才配得上伺候老爷,不然怎么敢进咱府上!”李玉梅笑嘻嘻地说道。

    这小妮子性子明媚大胆,陈绍还蛮喜欢的,把她拽到怀里说道:“我那夫人不在,你和采薇在河东,要多多替我接待一些官员夫人。”

    “只要老爷不嫌弃我们就好。”

    这李玉梅是学府教授的千金,生的又美丽,在太原素来有艳名,多少清贵官宦人家,巴不得能娶到这样的女子。

    只是陈绍如今地位特殊,他们家才愿意送女儿来做妾。

    ——

    陈绍在府上做出两个决定之后,很快就有了波澜。

    首先就是汴梁朝中,原本官员们都闲散在家,只要饿不着就行,也顾不上享受东京风华了。

    但是突然一夜之间,就有很多人冒出来,言辞激烈地抨击议和。

    说主和派的妥协政策会导致金兵得寸进尺,比如割地、赔款只会让敌人更嚣张;

    而且议和违背儒家的“夷夏之辨”,丧失民族气节;

    割地会让百姓流离失所,赔款让百姓赋税加重,属于是伤自己的子民,来讨好异族。

    他们说的全是大道理,无从辩驳。

    很快有心人就发现,这些言辞激烈突然冒出来的官员,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点——河东籍。

    人家这些河东籍官员也不藏着掖着,大大方方,老子们就是有后台了。

    几十万定难军呢,谁敢多言一句?

    而且在他们开始发言之后,河东那边,各个州府也是提拔了一大批官员。

    全都是这些人的亲眷,顶替了原本大宋安排的外地官员。

    多事之秋,他们也不敢据理力争,毕竟在河东陈绍的话,已经比圣旨管用了。

    赵桓嘴上打着哈哈,朝会不发一言,但是私下依然在暗中与金人和谈。

    他刚从赵佶那里,学会了讲价,这让他压力顿减。赵佶也没想到,自己快五十了,还能教子成材呢。

    以前这傻是真打算按照完颜宗望开价给的。

    朝会时候,都会忍不住在那出神算账,也算是古来罕有的珍稀物种、极品皇帝了。

    因为完颜宗望也没有想到他是个傻子,属于是漫天要价,心中根本没想过大宋会给这么多。

    朝中突然多了这么多主战派,还都是以前闲散的官员,李纲他们想不发现都难。

    如今吴敏升任了门下侍郎,和李纲一起主持朝政。

    再加上一个智囊宇文虚中,三人聚在讲政堂内,商议如今的局面。

    本来李纲是在外主持战局的,但是组织打了几场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