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臣还有钱。
其实历史上,这俩人也是留下了自己的名声的,正是他们的鼎力相助,才成全了王禀坚守孤城三百天的壮举。
《金史·完颜宗翰传》记载:“克太原,杀……豪绅李唐臣、刘继祖等。”
陈绍问道:“两位前来,定是有所赐教。”
“不敢不敢!”
李唐臣笑了笑,他觉得陈绍作为一方节帅,手里有兵有马,地盘又如此之大,能够对他们如此礼遇,已经很罕见了。
如此人物,定然是要成就一番事业的。
若是此事不赶紧入伙,等到他杀出河东,恐怕再如今日这般见上一面都难。
所以他也不再遮遮掩掩,对陈绍说道:“刘兄手里颇有余财,也有收购粮食的门路,如今愿意并入节帅定难军的商队。”
陈绍抚掌道:“两位如此恩义,叫我如何回报?”
“这样吧,你选几个族中子弟,帮我管理商队如何?”
刘继祖站起身来,深深作揖,笑道:“承蒙节帅厚爱,今后我等必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陈绍这才仔细打量起这两个河东地头蛇来,长得都很端正,四十来岁年纪,正是男人事业心最强的时候。
他们这属于是带资入股了。
说实话,在这个时候,还是需要一些魄力的。
尤其是刘继祖,他这算是散尽家财来投奔陈绍了,所求也很明显,就是要摆脱商人身份,实现阶层跃迁。
不管他原来是谁的手套,有陈绍的兵马做后盾,手里的资产都可以顺利转移到广源堂商队中。
两人见陈绍身穿燕服,就知道他原本是要休息了,此时交代了来意,也不多待,喜滋滋地起身告辞。
等他们走后,陈绍回到房中,心情也颇为愉快。
自己不辞辛苦,每日赴宴,确实是有用的。
若是自恃身份,对下倨傲,那么河东的豪绅不会这么简单来投奔。
他们这次诚意十足,今后又多了条弄粮食的门道,而且光是刘继祖手里的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以前肯定也是受某位大人物庇护的,今后可以直接切割了。
如今这个局势,那人就是再厉害,也无力报复。除非他可以击败陈绍的大军。
陈绍回到床上,看着那本自己刚刚还在读的《高祖本纪》,不禁点了点头。
收拢人心,永远是乱世之中最重要的事。
走出宅子,两人登上同一辆马车,刘继祖笑呵呵地说道:“没想到节帅如此折节,礼遇我等,真乃明主也!”
李唐臣也点头附和道:“不错,我观当今天下,已到了改朝换代的时节。朝廷如此无能,昏君佞臣,与那契丹何异?南方尚不敢说,北方只能是落在金国或者节帅手中。”
“你我都是河东人,只能寄希望于节帅获胜,否则异族来袭,即使是故土难离,说不得也要渡江避难了。”
刘继祖摇头说道,“若是真到了南渡那天,无非是重演晋末旧事,南渡之后岂有我等容身之地。有钱无权,无兵无马,合该为人所图。”
“今日投奔节帅,即使是兵败随他一起退回西平府,有今日献粮之举,在西夏立足可也!”
在他们看来,投奔陈绍最大的好处,就是有退路。至不济,陈绍兵败退场,也能当个西夏王。
还有一点,刘继祖没有挑明,自己手里这些资产,大多是替梁师成经营的。
即使不献出去,那也终有一日会被收回,倒不如全部拿来做了人情。
以他的体量,在朝中没有个厉害人庇护,哪能活到现在。
别的人先不说,童贯来太原第一天,就得把他宰了弄粮食。
童贯可不是没干过,他每次缺钱、缺粮了,就会拿大商户下手,宰了吃肉。
而且手段十分简单粗暴,随便安插个罪名,就开始抄家灭门。
光是在史书上留了姓名,被童贯抄家的豪商,就不下几十个。
这也是赵佶身边近臣们的常规操作,大宋但凡是能站得住的豪商,基本都是替他们敛财的。
朱勔去江南,江南的豪商、富户,那才跟见了活阎王一样。
说起来陈绍确实是最厚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