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 第312章 天下哗然 洛京平静

第312章 天下哗然 洛京平静(1/2)

    龙城女帝特使即将亲临姑苏的消息,如同一声平地惊雷,在极短时间内席卷了整个天下,引发了远超陈九预想的滔天巨浪。

    这不仅仅是一次外交接触,更是一个无比清晰、极具象征意义的政治信号!

    雄踞西北、虎视天下、势不可挡的大周女帝,竟然派遣特使,正式接触并“承认”了姑苏这块由陈九掌控、尚未被大周铁蹄踏平的飞地!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女帝默许了姑苏某种程度上的自治地位!

    意味着姑苏不再是简单的“待平定叛乱之地”,而是可能成为女帝宏大棋局中的一枚特殊棋子!

    更意味着,女帝的“山河当归”战略,并非一味铁血征服,竟也包含了怀柔与整合的复杂手段!

    天下哗然!

    江南各地门阀、残余的景朝官员、割据一方的豪强、乃至蛰伏观望的仙门分支,无不震惊失色,心思急转。

    女帝此举,打破了所有人的预期。

    原本许多人都等着看姑苏在女帝一月之期到来后被碾为齑粉,或是姑苏与大周爆发更激烈的冲突,他们好从中渔利。

    如今,局势陡然变得诡异莫测。

    “周帝疯了吗?竟对陈九那逆贼示好?”

    “莫非姑苏私下已向女帝称臣?”

    “不对!若是称臣,来的就该是招降使,而非共商防线的特使!这是平等协商的姿态!”

    “女帝究竟意欲何为?难道她不怕寒了那些投靠她的永兴旧臣之心?不怕天下人群起效仿陈九,割据自立?”

    “东南防线……难道女帝真正的目标,并非江南富庶之地,而是……更深层的什么东西?”

    猜测、疑虑、恐惧、算计……种种情绪在江南乃至整个天下蔓延。

    无数道目光聚焦姑苏,等待着特使的到来,等待着姑苏的反应,更等待着……洛京皇城,那位大景之主——景帝的反应。

    然而,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洛京的反应,平静得诡异。

    没有雷霆震怒,没有下旨申饬,没有调兵遣将的迹象。

    仿佛女帝特使前往姑苏,只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就在外界猜测景帝是否因仙门压力或内部不稳而忍气吞声时,一道明发天下的圣旨,自洛京而出,以更快的速度传遍四方。

    圣旨之中,景帝不仅没有指责陈九勾结周帝,反而对陈九“扫清临江妖氛,为地方除一大害”的功绩“大为赞赏”,

    称其“勇毅可嘉,功在社稷”,甚至旨意中含糊地提及“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朕心甚慰”,并赏赐下诸多灵药、锦帛,以示嘉奖。

    这道圣旨,比女帝特使的消息更加令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天下人都懵了。

    这……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陈九抗旨不尊,杀官夺城,裂土自立,在洛京朝堂口中本是十恶不赦的逆臣贼子。

    如今竟得了景帝的公开赞赏和赏赐?

    而赞赏的理由,竟然是他完成了西北周帝提出的、近乎不可能的条件?

    这无异于当着全天下的面,狠狠地抽了洛京自己一记耳光!却又抽得如此“心甘情愿”,如此“深明大义”!

    “陛下……陛下这是何意?”就连洛京朝堂之上,许多忠于景帝的老臣都感到茫然失措,无法理解。

    “莫非是缓兵之计?先行安抚陈九,避免将其彻底推向女帝?”

    “或是欲擒故纵,故意抬高陈九,让其成为众矢之的?”

    “可这也……太匪夷所思了!朝廷颜面何存?”

    流言蜚语,甚嚣尘上。

    唯有深宫之内,御书房中。

    景帝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庭院中一池枯荷,嘴角噙着一丝深沉而冰冷的笑意。

    他身披明黄常服,面容依旧带着帝王的威严,但眼底深处却是一片化不开的幽暗与算计。

    “都在猜朕的心思?”他轻声自语,声音平稳,却带着一丝令人不寒而栗的玩味,

    “猜朕是怕了?是昏聩了?还是另有图谋?”

    侍立在一旁的心腹老太监屏息凝神,不敢接话。

    “陈九……倒是真给了朕一个惊喜。”

    景帝缓缓转身,目光锐利如刀,

    他走到龙案前,手指轻轻敲打着那份关于姑苏详细情报的奏章。

    “女帝想做什么,朕岂能不知?东南防线?共享信息?哼,无非是看到了更大的威胁,想整合一切力量,甚至不惜放下身段,利用起陈九这颗棋子,她总是如此……看似霸道,实则目的明确,一切皆可为棋子。”

    “那陛下您……”老太监小心翼翼地问。

    “朕?”景帝笑了笑,那笑容却未达眼底,

    “朕自然要赞’陈九,不仅要赞赏,还要大张旗鼓地赞赏!”

    “朕的这位好妹妹,既然想抬举陈九,将他绑上对抗未知威胁的战车,朕岂能不助她一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