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流贼也可以燎原 > 第344章 卢象升擢升郧阳巡抚

第344章 卢象升擢升郧阳巡抚(2/2)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蒋允仪的请罪疏坐实了郧阳府失陷的败绩,而陈大金代表左良玉的弹劾疏则详细描述了襄阳城下的荒唐一幕。

    “蠢材!庸臣!该杀!”崇祯气得浑身发抖,将奏疏狠狠摔在地上。

    在他眼中,蒋允仪和徐景麟无能至极:丢城失地已是死罪,如今竟还自毁长城,攻击援军,简直愚蠢透顶,不可饶恕!这种官员留在任上,只会坏事。

    盛怒之下,崇祯甚至等不及进行更详细的调查。

    事实上明末这种紧急军情,皇帝往往凭直觉和奏疏信息快速决断是很不妥的,但是明朝的皇权也远超之前朝代,大臣们根本不敢纠错,所以大多数时候只能错上加错了。

    愤怒中的皇帝立刻下旨道:“蒋允仪身为巡抚,丧师失地,罪责首当其冲,徐景麟作为兵备道守土无能,复又疑神疑鬼,攻击王师,酿成冲突,罪加一等。”

    “二人即刻革去所有官职功名,不必押送京师审讯,直接流放至甘肃嘉峪关充军,遇赦不赦,这几乎等于是判了死缓,在当时陕西三边的条件下,他们这些养尊处优的文官充军到那种地方,生还希望极其渺茫。”

    处理了罪臣,接下来最关键的是选派能臣去收拾湖广北部的烂摊子,郧阳失陷,襄阳危急,必须找一个知兵善战、敢于任事的人去力挽狂澜。

    崇祯的目光在各地道臣名单上扫过,最终定格在大名兵备道卢象升的名字上,这人虽只是道臣,但早已声名鹊起,连崇祯都听说他在大名府各地练兵、剿匪,作风雷厉风行,是一个能任事的人。

    “唯卢象升可当此任!”崇祯当即下旨:“擢升卢象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郧阳命他火速前往郧阳地区,统筹军政,收复失地,平定流寇。”

    旨意传出,朝中大臣皆认为得人,卢象升接到旨意后,毫不迟疑,立即整顿其麾下的天雄军将其设为标营,离开大名府后日夜兼程奔赴郧阳。

    郧阳的官员非死即逃,完全处于无政府状态,卢象升得从头开始恢复大明在这里的统治。

    郧阳府城不大,联军破城后并未大掠百姓,可城墙被破坏了,联军走后,各路土匪来去自如,居民大量逃亡,城里只剩下了几百人,一片死寂。

    这些情况卢象升在上任之前完全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一点,陛下给他的饷额还是以前当兵备道时的六千两。

    卢象升计算了一下,没有五千兵马、每年五万两银子军费,想守住郧阳就是白日做梦。

    然而他上疏的结果,是崇祯给他加了一千二百两银子的饷额,并允许他在抚标原有额兵基础上再自行募兵六百,至于募兵的开销,另外商议。

    不过湖广巡抚唐晖倒是个明白人,他拨出两万多两银子支援卢象升,湖广的官绅也不都是傻子,也有几个人知道流寇来了大家一起完蛋,你凑点我凑点,和唐晖拨的银子加在一起,最后一共凑出了四万两。

    但是,这四万两银子还要支付一部分从豫北赶来增援的客军的军饷,左部和邓玘部就拿了三万,最终卢象升只拿到了一万两银子。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