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 第276章 进宫觐见皇帝

第276章 进宫觐见皇帝(1/2)

    翌日清晨,方南醒来,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下一室暖意。

    在两个小丫鬟的服侍下,洗漱更衣,换上了一身崭新的月白色儒生襕衫,玉带束腰,头戴文士巾,衬得身姿挺拔,风姿卓然。

    方南让石头带上早已准备好的几个锦盒,里面装着从扶桑精心搜罗的奇珍异宝,二人策马前往皇宫。

    宫门巍峨,禁卫森严,方南取出建武帝御赐的金牌,向守门禁卫说明来意。

    听闻是征讨扶桑、立下赫赫战功的方南将军,禁卫们肃然起敬,眼神中充满钦佩。

    领头的校尉亲自上前,恭敬行礼:“方爵爷稍候,末将即刻入内通传!”

    不多时,一名面白无须、笑容可掬的中年太监快步迎出宫门,正是建武帝身边颇为得用的内侍。

    “哎哟,方爵爷,可把您盼回来了,陛下刚下早朝,听闻您觐见,龙心大悦,特命咱家引您去御书房候见,快请随咱家来。”

    “有劳公公。”方南微笑拱手,随着太监向内走去。

    穿过重重宫阙的路上,方南与太监寒暄几句,顺手将一个沉甸甸、触手温润的小锦囊塞入对方袖中。

    那太监微微一掂量,脸上的笑容更盛,语气也愈发殷勤。

    很快御书房到了,太监让方南在门外稍候,自己进去禀报。

    片刻后,太监出来躬身道:“方爵爷,陛下宣您觐见。”

    方南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迈步踏入御书房。

    御书房内,弥漫着淡淡的龙涎香气和墨香。

    建武帝身着常服,坐在宽大的紫檀木御案后批阅奏章。

    “臣方南,叩见陛下!”方南趋步上前,在御案前数步外,撩袍跪倒,声音清朗,姿态恭谨。

    “平身。”建武帝闻言放下朱笔,抬起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方卿一路辛苦了,赐座。”

    “谢陛下隆恩!”方南谢恩起身,在太监搬来的锦墩上虚坐了半边。

    建武帝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

    半年不见,那股少年锐气似乎沉淀了许多,眉宇间多了几分沙场磨砺出的沉稳和内敛,眼神依旧明亮锐利,身姿挺拔如松,一身儒衫,更添文气,倒真像个文武双全的俊彦。

    “扶桑风土如何,一路奔波,身体可还吃得消?”建武帝语气关切,如同寻常长辈。

    “回陛下,扶桑已渐入深秋,比京师更湿冷些,托陛下洪福,臣年轻体健,一路疾驰,并无大碍。”方南恭敬回答。

    “嗯,那就好。”建武帝点点头,目光转向方南带来的锦盒,“还给朕带了礼物?”

    方南立刻起身,拱手道:“启禀陛下,臣在扶桑偶得几件异邦之物,特献与陛下、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赏玩,聊表臣子寸心。”

    一旁肃立的太监上前小心翼翼地打开锦盒。

    第一个锦盒里,是一柄古朴的太刀。

    刀鞘漆黑,镶嵌着繁复的金银莳绘,描绘着海浪与仙鹤的图案,华美中透着肃杀。

    刀镡护手是赤铜鎏金,雕刻成狰狞的鬼面,刀身虽未出鞘,却隐隐透着一股寒气。

    建武帝是识货之人,一眼便看出此刀非凡品,应是扶桑皇室顶级的珍藏。

    第二个锦盒更大些,里面是一套完整的螺钿漆器茶具。

    托盘、茶罐、茶碗、茶匙,皆以黑漆为底,镶嵌着细如发丝、流光溢彩的夜光贝母和彩贝,拼出山水花鸟的图案,在光线下流转着梦幻般的虹彩,精致绝伦,巧夺天工。

    第三个锦盒中,则是一串颗颗浑圆、莹润无瑕的珍珠项链,最大的一颗竟有龙眼大小,散发着柔和温润的月白色光泽。

    旁边还配着一对同样质地的珍珠耳坠和一枚珍珠配饰,这是献给皇后的。

    最后一个锦盒里面是一尊玲珑的玉雕佛像。

    佛像由整块温润的白玉雕成,雕工细腻,线条流畅,宝相庄严,慈眉善目,玉质纯净无瑕,触手生温,显然是供奉之物,蕴含宁静祥和之意,最适合献给太后。

    建武帝一件件看过去,眼中流露出欣赏之色。

    尤其是那柄太刀和螺钿茶具,极具扶桑特色,珍贵异常。

    建武帝满意地点点头:“方卿有心了,这些物件新奇精巧,朕甚是喜欢,太后和皇后也必欢喜,好生收起来。”

    太监应诺,小心翼翼地将锦盒捧到一旁。

    建武帝回到御座,开始询问扶桑战事的详细经过、京都收复后的治理情况、伪天皇的状态以及“驱虎吞狼”之策的具体执行进度。

    方南一一作答,如实禀报了战事的激烈和将士的勇猛,强调了镇国公的运筹帷幄和周勇、陈震等将领的执行得力。

    对于高丽方面,详细描述了吉川忠康部登陆南高丽、攻占罗州城的情形,以及藤原库之助后续大规模迁移的动向。

    建武帝听得频频点头,对方南的汇报能力和分寸感颇为满意。

    建武帝端起茶盏,啜了一口,看似随意地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