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怎么会不要玉儿?哥哥是去打坏人了!你看,哥哥这不是回来了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方南放下妹妹,又蹲下身,用力揉了揉旺财的脑袋和脖颈的厚毛。
“旺财,在家乖不乖,有没有想我?”
“嗷呜~”旺财享受地眯起眼,尾巴摇成了风车。
老管家方伯才激动地上前,声音发颤:“少爷,可算是全须全尾地回来了,老奴……老奴这心啊,总算是落回肚子里了,老公爷他老人家……?”
方南站起身,笑着对方伯拱手:“方伯,劳您挂念。祖父身体硬朗着呢,精神矍铄。”
“他老人家和张公公押解伪天皇和一众俘虏,走水路,得慢些,估摸着还要一个月才能抵京,我和石头要赶考,这才先行一步。”
“好!好!平安就好,老公爷和小少爷此番立下不世奇功,光耀门楣啊!”方伯激动得直搓手。
春桃和秋菊这才找到机会上前,盈盈下拜,声音清脆中带着一丝羞怯:“奴婢春桃(秋菊),恭迎少爷回府!”
方南看着两个明显也长开了些、更加水灵的贴身丫鬟,温和一笑:“快起来,看你们气色不错,一切都好?”
“都好都好,少爷放心!”
两个丫头抬起头,看着自家少爷更显英挺沉稳的面容,脸颊飞红,心中小鹿乱撞。
石头一直站在方南身后,此刻也上前一步,对着老太君和方王氏,“咚”地一声跪下,行了个大礼:“石头给老太君、夫人磕头!”
“哎哟,石头快起来!”
老太君抬手虚扶,“好孩子,你也辛苦了,看看,这身板更壮实了,听说你也封爵了?了不得啊!”
方王氏也笑道:“是啊,石头,如今可是男爵了,是大楚的勋贵了!”
方伯在一旁打趣,作势要行礼:“老奴给石头将军见礼了!”
这一下可把石头臊得满脸通红,手足无措,连连摆手后退:“方伯!您折煞石头了,在府里,石头永远是少爷的小厮。”
石头窘迫的样子,引得老太君、方王氏和两个小丫鬟都忍俊不禁,引起一阵欢快的笑声。
其乐融融的团聚景象,方南只觉得一路风尘和心底深处那丝被召回的不快,都被这浓浓的亲情暖意冲刷得干干净净,这就是家,是浴血奋战后最渴望的港湾。
老太君见方南风尘仆仆,一脸倦色,心疼不已:“好了好了,南儿和石头都累坏了。春桃、秋菊,快伺候少爷去沐浴更衣。”
“方伯,赶紧吩咐厨房,把备好的菜都做上,给南儿接风洗尘!”
方南在两个小丫鬟的簇拥下回到自己阔别半年的小院。
院子里打扫得一尘不染,花木修剪得宜。
巨大的浴桶里早已备好了热气腾腾的香汤,水面上还飘着舒缓精神的艾草和干花,氤氲的热气在浴室弥漫开来。
春桃和秋菊红着脸,手脚麻利地帮方南褪下沾满尘土的外袍、内衫。
方南跨入浴桶,温暖的热水瞬间包裹住疲惫的四肢百骸,舒服得长叹一声。
两个小丫鬟挽起袖子,露出雪白的手臂,一个用丝瓜络仔细地擦背,一个舀起热水轻轻淋着。
“少爷,扶桑那边是不是很可怕?听说倭寇都很凶残……”
“少爷,抓住那个什么天皇的时候,是不是特别威风?”
“少爷,您黑了点,但更好看了……”
两个丫头叽叽喳喳,像两只欢快的百灵鸟,一边伺候一边好奇地问东问西。
方南靠在桶壁上,闭着眼,享受着这难得的放松“怎么,嫌少爷黑了?那下次出征,你们给少爷准备点脂粉带着?” 惹得两个丫头咯咯直笑。
洗去一身征尘,换上柔软的丝棉里衣和舒适的宽袍大袖,春桃仔细地用干布巾为方南绞干头发,用玉簪松松绾起。
镜中的年轻人,洗去了疲惫和尘土,剑眉星目,英气勃勃中带着几分儒雅,比半年前更多了一份沉稳内敛的气质。
来到膳厅,父亲方乐山也已从户部衙门赶了回来,正陪着老太君说话。
见到方南进来,方乐山眼中满是欣慰和骄傲。
“父亲!”方南上前,郑重地行了大礼。
“快起来!”方乐山一把扶起儿子,用力拍了拍方南的肩膀,上下打量,“好!好!吾儿英武!为父在京师听闻你一路捷报,心中亦是激荡难平,回来就好!”
老太君在主位坐着,连连招手:“南儿快坐,饿坏了吧,快,动筷动筷,都是你爱吃的!”
巨大的圆桌上摆满了菜肴,浓油赤酱的红烧蹄髈、晶莹剔透的蟹粉狮子头、香气扑鼻的八宝葫芦鸭、鲜嫩欲滴的清蒸鲈鱼、碧绿的清炒时蔬,还有暖胃滋补的老鸭汤……色香味俱全,无不散发着家的味道。
小玉儿早已被方王氏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