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我来现代当明星 > 第73章 苏明远婉儿退隐

第73章 苏明远婉儿退隐(2/2)

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明远披衣出门,只见村民已聚集在断桥处。老村长愁眉不展:“这下糟了,桥断了,孩子们明天怎么上学?运输车也进不来了。”

    “我记得《考工记》中有‘石拱桥营造法’,”苏明远凝视着湍急的河水忽然道,“若用古法重建,或许比现代水泥桥更能抵御山洪。”

    村民们面面相觑,显然对这本古籍一无所知。

    苏明远立即回家取来《考工记》的现代译本,就着手电筒的光,在雨中讲解起来:“石拱桥之妙,在于力之传导。每块石头相互挤压,形成自然平衡...”

    林婉儿也没闲着,她打开直播设备,将现场情况实时传播出去:“网友们,我们村的石桥被洪水冲毁了,现在正在用《考工记》中的古法重建,欢迎大家支持...”

    直播画面中,苏明远带领村民测量河道,挑选石材,讲解拱桥力学原理。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衫,但他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芒——那是前世规划水利工程时的专注与激情。

    “苏老师,这块石头应该放在哪里?”一个年轻村民扛着石块问。

    苏明远抹去脸上的雨水,仔细查看石头的形状:“此为‘楔石’,当置于拱顶之处。《考工记》云:‘楔石合,拱桥成’。”

    林婉儿的直播吸引了数万观众,网友们纷纷留言:

    “没想到古人的智慧这么实用!”

    “正在众筹,小小支持!”

    “原来退隐不是离开,是把文明种进更广阔的土地。”

    三天后,石拱桥终于建成。最后一块楔石落位时,整个桥体发出轻微的嗡鸣声,仿佛古人的智慧在与现代对话。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跑过新桥,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间。老村长握着苏明远的手连连道谢:“苏老师,您这书本上的学问,还真能解决实际问题啊!”

    苏明远望着坚固的石拱桥,轻声说:“文明本是活的,唯有融入生活,方能永续。”

    当晚,苏明远和林婉儿坐在修葺一新的桥头,仰望星空。远处村庄灯火阑珊,近处溪水潺潺。

    “明远,你想过回去吗?回到庆朝?”林婉儿忽然问。

    苏明远沉默片刻,指向夜空:“你看那北斗七星,无论是在庆朝还是现在,它们都在那里。文明如星河,永恒流动。我来自过去,却活在当下,这或许就是最好的安排。”

    他握住妻子的手:“前世我为状元,却困于朝堂之争;今生为布衣,反得自由传承文明。得失之间,自有天意。”

    林婉儿依偎在他肩头:“那么苏状元,接下来打算做什么?”

    苏明远微笑:“我想在村里开个讲堂,教孩子们认识古籍中的智慧。你可以在旁开设汉服设计课,让传统美学在现代重生。”

    “听起来像是又一个古今混搭的计划。”林婉儿笑道。

    春风拂过新桥,带来远山的花香。桥下的流水声中,仿佛夹杂着古今文明的对话,绵延不绝,流向遥远的未来。

    在京郊这个小院里,苏明远终于找到了文明的真正归宿——它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在寻常百姓家的智慧与温暖。正如那夜他在竹简上写下的:“文明之树,唯有根植生活之土,方能枝繁叶茂,花开不谢。”

    开启新对话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