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我来现代当明星 > 第47章 任文化大使

第47章 任文化大使(2/3)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技艺,”林婉儿指着缂丝图案中的云雷纹,“或许可以融入你们的地毯设计中。”

    老妇人眯着眼睛看了许久,忽然露出惊喜的表情,指着云雷纹说了很长一段话。当地翻译解释道:“她说这个图案很像他们祖先留下的岩画中的雷电符号,是雨水和生命的象征。”

    于是,沙漠花纹与云雷纹在设计中交织。林婉儿亲自上手演示缂丝技巧,苏明远自然地蹲到她身边,帮她固定毛线。这个动作如此熟悉——在庆朝,他读书时,妻子常在一旁做女红,他有时会帮她理线。

    阳光炙热,沙风吹拂,林婉儿的额角渗出细汗。苏明远下意识地掏出帕子——还是用不惯这个时代的纸巾——轻轻为她拭去汗珠。

    这个动作让两人都愣住了。在庆朝,这是再自然不过的夫妻之情;在这个时代,却显得格外突兀而亲密。

    林婉儿先笑了,接过帕子:“谢谢。”

    那一刻,苏明远恍惚觉得,或许两个世界的隔阂,并非不可逾越。

    工作间隙,一位当地女孩怯生生地走到林婉儿面前,递给她一小块亲手织的地毯样本。林婉儿感动地接过来,从包中取出一枚中国结回赠。

    “这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她耐心解释,“每一个结都有美好的寓意。”

    女孩睁大眼睛,惊喜地看着手中的中国结。不需要翻译,艺术的交流已经达成。

    傍晚时分,地毯初步完成。老妇人抚摸着纹样,眼中闪着泪光:“文明就像我们的地毯,每根线都带着家乡的颜色,但合在一起,就是世界的样子。”

    林婉儿感动地记录下来,准备用在今后的演讲中。苏明远望着这一幕,忽然明白了妻子工作的意义——不是高高在上的文化输出,而是这种心与心的交流,这种手工艺人之间的共鸣。

    回程前夜,村落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举办了小型欢送会。篝火燃起,星空低垂,仿佛触手可及。柏柏尔人唱起传统歌谣,旋律古朴而悠远。

    “想家了吗?”林婉儿轻声问。

    苏明远望着跳跃的火焰,许久才回答:“这个时代,你就是我的家。”

    这是他能说出的最直白的情话。在庆朝,状元郎从不需学习如何表达情感;在这个世界,他却在努力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丈夫。

    林婉儿轻轻握住他的手:“我知道你一直很困惑,很孤独。但这个时代有很多美好,我会陪你慢慢发现。”

    “我只是...”苏明远寻找着恰当的词语,“只是觉得自己无用武之地。曾经寒窗十年,学富五车,如今却连最基本的生存都要从头学起。”

    火焰噼啪作响,映照着他眼中的迷茫。

    “你知道吗?”林婉儿柔声说,“我第一次看到莫高窟壁画时,也有类似的感觉。那些画师们,穷尽一生创作,却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我们如今赞叹敦煌艺术,却不知道是谁创造了这些奇迹。”

    她指向星空:“文明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是传承中的一环。你不是无用,只是在寻找自己的位置。”

    那一刻,苏明远心中的某个结似乎解开了。他抬头望向星空,这片星空与他曾在庆朝仰望的并无二致。千年前,千年后,人类对文明的追求从未改变,变的只是形式与方法。

    次日离别时,老夫人送给林婉儿一块特别的地毯,上面绣着中英法阿四语的“文明因女性而美好”。林婉儿郑重接过,如同接过一份文明的接力棒。

    回程的飞机上,林婉儿靠着苏明远的肩膀睡着了。苏明远轻轻为她盖好毛毯,凝视着窗外的云海。

    他想起了莫高窟的女供养人壁画,想起撒哈拉的织女,想起林婉儿在论坛上发言的身影。千年来,女性确实是文明的默默传承者,而现在,她们正走向台前,发出自己的声音。

    而他自己,一个来自过去的状元郎,或许也能在这个新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不是作为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而是作为文明交流的桥梁,传统的诠释者,创新的参与者。

    飞机开始下降,林婉儿醒来,睡眼惺忪地问:“到了吗?”

    “快了。”苏明远握住她的手,“回去后,我想学习如何使用电脑。”

    林婉儿惊讶地看着他——这是三个月来,他第一次主动提出要学习这个时代的技术。

    “好,”她笑了,“我教你。”

    窗外,大地逐渐清晰,城市轮廓显现。苏明远心中不再恐慌,而是充满了一种奇特的期待。这个世界有太多他不懂的事物,但也有太多值得探索的美好。

    文明如毯,经纬交错;时光如梭,往复不息。他或许永远成不了这个时代的状元,但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学生,更好的丈夫,更好的传承者。

    飞机着陆的震动传来,苏明远握紧了妻子的手。穿越千年来到此地,或许不是为了重现昔日荣耀,而是为了发现新的可能——关于文明,关于爱情,关于自我。

    而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