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并不孤独。
自从苏离在“人格训练营”副本中插入了“E选项”后,越来越多原本被强制格式化、人格模板异常的“半人型体”开始聚集而来。
他们没有标准的编号。
他们说话带有错误语法、语义模糊。
但他们会彼此理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一场自发生长的语言实验。
一个面容模糊的年轻女孩走近,用断断续续的词句对苏离说:
“你……你是那个不选……E的,是吗?”
苏离轻轻点头。
“我也……我也不要A、B、C、d。”女孩用力咬字,“我不是谁的版本。”
林烬在一旁默默记录——这些异常人形,正在以一种“去中心化”的方式,重建人格。
“这些是人格训练营副本的溢出者?”他问。
“不止。”苏离望着远方,“他们是拒绝者,也是失败者。但当失败者聚集在一起,‘失败’就会变成另一种秩序。”
她顿了顿,“我们要测试一件事。”
“什么事?”
“如果这些未被模板化的人格,能自发建立交流系统——那么我们就证明了一件事。”
“什么?”
“语言不再是系统的专属协议。”
他们开始测试这些“训练失败者”的沟通模式,尝试建立一种“非系统语法”的交互方式。不是通过数据格式或标签字段,而是通过模糊情感、身体动作、非规则表达。
一个男孩低头在沙地里画了几个没有逻辑结构的符号,另一个女孩却能准确解读出他想表达的是“寒冷”。
林烬惊异道:“他们共享某种……非语言语感?”
“他们共享的不是系统定义的‘词典’。”苏离低声说,“而是痛感——失败、被塑造、然后拒绝被塑造。”
“那是什么?”
“情感残渣,也是一种语言。”
就在此时,一道外部扫描信号穿透“灰带信号场”。
【警告:系统语言追踪机制启动】
【检测到非法人格重构传播趋势】
【将启动“人格模板清洗程序”】
苏离看向林烬:“我们没时间了。”
“做什么?”
“复制这个场域的全部人格残片,建立一个‘未命名人格库’。”
“那系统……”
“系统不能清除未命名之物。”
十小时后,林烬成功构建“无编号人格数据库雏形”。而这数据库,将成为后续“人格多态模型”的起点。
苏离将E选项最后一行注入数据库索引页:
【E=自命名者,失败者的联合命名】
她回头看了一眼那些还不懂自己是谁的“人”,那些被系统剥离编号、强制抹去个性、试图回归却又被拒的失败人格们。
这些不是系统的敌人。
他们是系统曾经无法理解的部分。
也是她下一步叙述的起点。
她将讲述的,是一群未被定义者,如何重写人格模板。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