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 第196章 大辽在1123年

第196章 大辽在1123年(1/2)

    吴用回道:“武处长,你们潜入济州府后,不可轻举妄动。等到我梁山三路大军攻克郓城县,金乡县和任城县后,便会齐聚济州府,那便是你的暗杀队员行动之时。到时,你们要不惜任何代价夺取四个城门。”

    “以何为信号?”

    “三支响箭作为行动的信号,到时内外夹击夺取济州府。”

    “遵令!”

    武松不仅没有感觉到有丝毫的压力,反而更激发了他的斗志,他兴奋地抱拳道:“天王放心!暗杀处的弟兄们早就憋着一股劲儿,定叫济州府的官军见识见识咱们的手段!”

    晁盖满意地点点头,又看向“神行太保”戴宗:“戴处长,你把济州府最新的布防图拿过来。”

    “是!”

    戴宗从怀中把济州府的布防图拿了出来:“回天王,济州府四门守军轮换时辰、粮仓武库位置、张叔夜起居规律,皆已绘制成图。”

    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卷绢布呈上。

    晁盖接过来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红蓝记号,不禁赞叹:“好!戴处长果然是精细之人。”

    “武处长!”

    晁盖将布防图交给武松,“这份布防图你拿回去,一定要好生斟酌。至于...”

    晁盖说到这里略微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说:“等到梁山大军攻打济州府时,你们一个任务是夺取四个城门,另一个任务是制造城内的混乱。至于...人员怎么布置,贤弟自去安排。”

    晁盖对武松是极为信任的,这一点让武松非常感动。

    “感谢天王信任!”

    “另外,为了你的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咱们聚义厅内的这些弟兄,你可以随意挑选,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否则...按违抗军令处罚!”

    “是!”

    “是!”

    “是!”

    聚义厅内的这些人,还有很多没有派上任务。

    他们都在眼巴巴的看着,谁愿意错过这千载难逢的立功机会,更别说拒绝了。

    武松看到晁盖如此信任自己,心中也是豪情万丈,虎目之中竟然有了些许的泪花,声音哽咽道:“感谢天王的信任,武松...武松便是肝脑涂地,也定要拿下济州城门。”

    晁盖看着武松的神情,心中也是暗自得意,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假若没有人为你效命,又谈什么夺取天下。

    “好,我相信,我相信各位兄弟,定能旗开得胜!”

    “必胜!”

    “必胜!”

    聚义厅内再次响起震天的吼声。

    晁盖和吴用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点了点头。

    吴用厉声说道:“各位贤弟,都下去准备吧!”

    众头领领命后,纷纷转身离去。

    晁盖看着众人纷纷离去,心中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今年就是1123年,也就是宣和五年。

    这一年正处于辽、宋、金更迭的关键时期,发生了多件影响历史走向的大事。

    大辽和金国方面

    辽国在与金国的战争中节节败退,天祚帝耶律延禧继续逃亡,辽国统治崩溃,残余势力分散,部分贵族和将领如耶律大石等开始向西迁移,为后来西辽的建立埋下伏笔。

    金军持续进攻辽国残余势力,攻克多个城池,逐步肃清辽国在北方的主要力量,辽国的灭亡也就进入倒计时。

    宋金关系方面:

    宋朝与金国此前订立“海上之盟”共同抗辽,1123年,金军攻占燕京(今北京)后,宋朝按约定向金支付岁币等,赎回燕京及附近六州,但金军在撤出前将燕京财物、人口掳掠一空,宋仅得一座空城。

    在宣和五年,还发生了张觉事件:

    原辽国将领张觉先是投降金国,然后又叛金降宋,宋朝接纳了他。

    这一事件激怒了金国,成为后来金国南下攻宋的导火索之一。

    这些事件都加速了辽国的灭亡,也暴露了宋朝的虚弱,为金国后来南侵宋朝(靖康之变)埋下了隐患。

    1123年,耶律大石的靴底碾过地上的薄雪,咯吱一声轻响,在这片死寂的营地里显得格外刺耳。

    他抬头望了望天色,铅灰色的云低低地压着,像一块浸透了血和泪的裹尸布,正缓缓盖向大辽最后的余温。

    1123年,对于曾经雄踞北方的大辽而言,早已不是金戈铁马踏破贺兰山阙的时代了。

    这是战争的尾声,却比最惨烈的厮杀更磨人——那是一种眼睁睁看着大厦倾颓,却无力回天的绝望。

    “将军,斥候来报,女真蛮子的先锋离此不过五十里了。”

    一名亲兵的声音带着颤音,盔甲上的冰碴子随着他的动作簌簌往下掉。

    耶律大石的双眼微微合上,有一种难以用言语形容的表情,像是恐惧,但更多的是绝望。

    女真,那些曾经在大辽的庇护下逐水草而居的部族,也可以说是原始部落,还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