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 第177章 未来侍卫队的练武方案

第177章 未来侍卫队的练武方案(1/2)

    “哼!你私自下山,违抗了水泊梁山的军令!难道...不知罪吗?”

    李逵非但没有害怕,反而咧开大嘴“嘿嘿嘿”乐了起来:“哎...哎...我说黑宋江,我私自下山是不假,但是,我也没有闯祸,而且还立了功。你非要说我有罪,我有什么罪。”

    晁盖冲着宋江一使眼色:“公明,李逵这次的确也没有闯什么祸,我看就让他功过相抵吧!”

    宋江见晁盖发话,也就不再坚持:“既然天王哥哥开口,这次便饶过你。这次东平府你没有罪责,但也没有功劳。但若再有下次,定按军法严惩不贷!”

    李逵挠了挠头,嘿嘿笑道:“俺铁牛记下了!不过哥哥放心,俺这次下山可老实得很,连酒都没敢多喝。”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

    晁盖开口道:“弟兄们,再过三天,就是林冲贤弟的大喜之日。”

    晁盖话音未落,聚义厅里便轰然热闹起来。

    “林教头终于要成亲啦!”

    “这几日可得多备些好酒!”

    李逵把板斧往地上一杵,咧开大嘴:“嘿嘿,俺铁牛得去山下再抢两缸陈年的‘透瓶香’,给林教头当贺礼!”

    宋江笑骂道:“你这黑厮,若再私自下山,贺礼便改成二十军棍!”

    众人又都哄笑起来。

    晁盖又吩咐道:“宋清听令!”

    “铁扇子”宋清赶忙站了出来:“在!”

    “这次林教头的大婚,一应采买、宴席、礼仪、鼓乐、宾客迎送,统由你一人调度。务必办得热闹体面,不怕花银子。”

    “是!小弟遵令!”

    晁盖又往四周看了看:“燕青和武松二位贤弟留下,其他的弟兄都散了吧!”

    一时间,聚义厅内便只剩下了晁盖,武松和燕青。

    “二位贤弟,上次说的教授孩子们习武的事,都有什么好的方案?”

    武松首先开口:“哥哥,五十个娃,我准备分三阶来教。”

    晁盖非常感兴趣:“哦!详细来说说。”

    武松摊开一张桑皮纸,上面已用炭条画了三层木梯。

    “第一阶叫‘生根’。

    每天卯初起床,先不站桩,先玩。

    玩沙包、玩滚木、玩踩绳。

    五岁到八岁的骨头嫩,得让他们在玩耍里把筋抻开、把踝腕练稳。”

    “好!你这个在玩耍中练武的方法好!那第二个阶段呢?”

    武松又指着第二层木梯:

    “第二阶叫‘抽芽’。

    把五十人按气力分五队,每队十人,取‘小五虎’名:霹雳、奔雷、青霜、朱炎、玄水。

    每天先蹲一炷香的‘矮子步’,膝盖不弯到位不给吃早饭。

    上午学刀,不用真铁,削木为刀,刀背缠麻绳;下午学盾,盾是柳条编的,抹上桐油轻得很。

    夜里练目力—把松脂火把插百步外,让他们认火把头里的铜钱字。”

    晁盖皱着眉头:“膝盖不弯到位...不让吃饭,是否有点太残酷了?”

    武松一抱拳:“哥哥,习武本就是吃苦之事,不吃的苦,练出来的花拳绣腿又有何用?”

    “好,还是贤弟考虑的周全。”

    武松的手指落在最上一层:“第三阶叫‘出刃’。

    娃娃满七岁、能一口气跑三里地不喘的,才许进这阶。我亲自带,教三招:一招‘拔丁’,专拧敌人腕子;一招‘伏虎’,贴地滚进敌人裆下;一招‘回风’,反身甩石锁打后脑。”

    “好!”

    晁盖兴奋的大叫,“有打虎英雄教出来的徒弟,必能擒狼!”

    武松赶忙一抱拳:“哥哥过奖了!”

    武松接着又说,“这三个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们的基本功。三年后,再教他们成套的拳脚,一定能事半功倍。”

    “好...我看这个方案行,待林教头的婚事一过...便开始吧!”

    “是!”

    晁盖又看了看燕青:“燕青贤弟,你这次去东平府,耽误了些许时日,关于孩子们轻功和暗器的教授方案,可以过两天再给我。”

    燕青赶忙道:“那倒不必,我在路上的时候,仔细考虑了一下,有一个方案,也正要禀报哥哥。”

    晁盖心中也是暗自赞叹:燕青果然是能堪大用之人,自己吩咐他的事,在不可能有时间的情况下,他仍然做到了。

    “好,贤弟请说!”

    燕青微微一笑,从怀里摸出一张折得极细的素绢,轻轻一抖,便铺开在案上。

    那素绢上用炭笔绘着一幅“飞檐走壁图”:屋檐、城墙、树枝、绳索,层层递进,像一条盘旋而上的云梯。

    “哥哥,轻功一道,最忌贪快求险。娃娃们筋骨未全,若一味蹿高纵远,摔坏了腿,便是一辈子的事。我分三步,循序渐进。”

    “嗯!”

    晁盖点了点头,“理应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