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泯手里提着盏琉璃灯,灯架是上好的紫檀木,雕着缠枝莲纹样,莲叶的脉络都清晰可见,花瓣卷着细微的弧度,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鲜活。灯罩是西域来的琉璃,透着暖黄的光,把两人交握的手照得分明,她骨节分明的手指蜷着,将白诗言纤细的指尖裹在掌心,玄色衣袖偶尔蹭过藕荷色裙角,像浓墨滴落在宣纸上,晕开一圈温柔的影,连风都不忍吹散。
“你看那丛野菊,”白诗言忽然停下脚步,指着路边一丛开得格外盛的粉菊,花瓣边缘泛着淡淡的白,像被月光吻过的痕迹,“像不像上次在画舫上见的那幅《秋江晚菊图》?”
墨泯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暮色里那丛花确实雅致,花瓣层层叠叠,却不见半分艳俗,倒有股孤高清逸的气。她俯身替她摘了一朵,指尖避开沾着的夜露,小心地别在她发间,与白日里簪的那朵野菊相映成趣。指尖拂过她耳后时,触到一点细碎的绒毛,像蝶翅扫过心尖,痒得她指尖微颤。“比画里的好,”她轻声道,目光落在她被霞光染粉的脸颊上,那点粉从颧骨漫到耳根,像上好的宣纸上晕开的胭脂,“画里的花没有娘子发间的香。”
白诗言被她说得脸颊发烫,抬手想把花摘下来,却被墨泯按住手腕。她的掌心带着薄茧,摩挲着她腕间细腻的皮肤,像在抚一件稀世的玉器,连力道都放得轻,怕碰坏了似的。“别摘,”墨泯的声音比晚风还软,像浸了蜜的酒,“配你正好。”
两人继续往前走,脚步声落在石板路上,笃笃地响,混着虫鸣与风声,倒像支温柔的曲子。转过那片野菊丛,眼前忽然开阔起来,墨泯早让人在此处收拾出一片空地,几棵老槐树的枝桠在头顶交错,像撑起一把巨大的伞,漏下细碎的星光,落在地上,像撒了把碎银。
树下支着张梨花木矮桌,案上摆着青瓷酒壶与两盏玉杯,酒壶上绘着月下独酌图,笔触清逸,倒有几分王羲之的风骨。旁边的竹篮里盛着刚做好的野菊酥,花瓣形状的酥饼上还撒着金桂,风一吹,甜香混着酒香漫开来,引得几只萤火虫从草丛里飞出来,围着矮桌打转,绿光与琉璃灯的暖黄交织,像撒了一地碎钻,晃得人眼晕。
“张婶说这桂花酒是去年酿的,埋在梅树下正好一年。”墨泯替她斟了半杯,酒液晃出细碎的光,像把星星揉碎在了里面,“少喝点,尝尝就好,喝多了怕是你醉了,会不舒服。”
白诗言捧着酒杯小口抿着,桂花的甜混着酒的醇在舌尖漫开,暖融融的一路滑进胃里,脸颊渐渐泛起薄红,像被晚霞染透的云。她抬头时,正见墨泯站在月下,玄色衣袍被晚风拂得轻晃,发间的青丝缠着月光,侧脸的轮廓比白日里更显柔和,鼻梁高挺,唇线清晰,被月光镀上一层银边,竟比天上的月牙还要好看。
她忽然想起白日里在溪边的亲昵,墨泯的吻带着野菊的清苦与晨露的甜,落在唇上时烫得她心慌。此刻望着眼前人,心跳又莫名快了半拍,指尖悄悄攥紧了裙摆,藕荷色的料子被捏出浅浅的褶皱,像水波漾开的纹。
墨泯转身时,恰好撞见她偷偷打量的眼神,那目光像含着水的杏,亮晶晶的,带着几分羞怯,又藏着几分欢喜。她眼底笑意渐深,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青石凳被夜露打湿,微凉的触感透过衣料渗进来,却抵不过身边人的温度。“在想什么?”她问,声音里带着笑意,像春风拂过湖面,荡起圈圈涟漪,连带着空气都软了几分。
“在想……”白诗言仰头看天,月牙儿弯弯挂在竹梢,星星稀稀落落撒了满天,像谁把碎钻撒在了黑丝绒上,“在想今晚的月亮,比昨日的圆些。”
“那是因为你今日看得更仔细。”墨泯伸手替她拢了拢被风吹乱的鬓发,指尖触到她耳尖的温度,烫得像团小火苗,便故意停了停,指腹轻轻摩挲着那处细腻的皮肤,“就像有些人,看久了才知有多好。”
白诗言的脸更红了,却没像白日里那样躲开,反而大着胆子往她身边凑了凑,肩膀轻轻撞了撞她的胳膊,像只撒娇的小猫。“墨泯,你今日说漏嘴了。”她小声道,眼底闪着狡黠的光,像偷到了糖的孩子。
“哦?”墨泯挑眉,故作疑惑地看着她,“我说漏了什么?”
“你说张婶藏在后厨偷吃薄荷糕,还说她年轻时……”话没说完就被墨泯捂住嘴,她的掌心带着桂花酒的香气,温热的触感让白诗言忍不住舔了舔唇,像只偷尝甜头的小兽。
墨泯指尖一颤,像被烫到似的慌忙收回手,耳尖竟也泛了红,连带着脖颈都染上一层薄红。“小孩子家别总记这些,”她轻咳一声,拿起酒壶给自己斟了杯酒,仰头饮下时,喉结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