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我的心境,却和往年截然不同了。
我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幻想。我更多地开始回顾过去,反思自己走过的路。那些曾经以为惊天动地的大事,如今看来,不过是人生长河中泛起的一点微澜。而那些当时觉得微不足道的瞬间,比如一个陌生人的微笑,一次无伤大雅的谎言,甚至是某个失眠的夜晚,反而更加清晰地印刻在记忆的深处。
我开始整理一些旧物。父母年纪大了,住在乡下,家里的老房子很久没人住了,需要收拾一下。我回去了一趟,打开了那个落满灰尘的旧木箱。里面装着一些我童年和少年时期的东西:几本翻得发黄的旧书,一些褪色的玩具,几张泛黄的照片,还有……一个被遗忘在角落里的、毫不起眼的铁皮盒子。
这个盒子我有点印象,好像是小时候用来装宝贝的。我把它捡起来,拍了拍上面的灰尘。盒子没有上锁,只是盖得很紧。我试着打开它,发现里面的弹簧扣已经锈死了,费了点力气才把它撬开。
盒子里并没有什么价值连城的宝贝。只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小玩意儿:几颗玻璃弹珠,一个断了弦的口琴,几张画着幼稚图案的卡片,还有一叠信件。信件的纸张已经发黄变脆,字迹也有些模糊不清。
我拿起最上面的一封信,仔细看了看。是小学时候,和一个关系很好的女同学之间的通信。那时候,我们会偷偷地互相写信,讨论一些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的小秘密。信的内容很幼稚,无非是抱怨作业太多,或者分享一些新买的零食。但看着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仿佛能闻到当年空气中弥漫的、淡淡的青草和阳光的味道。
我小心翼翼地把信件放回盒子里,又拿起那个断了弦的口琴。我记得,小学毕业的时候,我曾经想学吹口琴,还缠着父母买了一个。但学了没几天,就觉得枯燥无味,放弃了。这个口琴,就一直被我扔在这个盒子里,再也没有碰过。
盒子底部,压着一张照片。照片已经严重泛黄卷边,上面是我和几个要好的朋友,在初中毕业时的合影。照片上的我们,笑得无忧无虑,眼神清澈,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向往。我们勾肩搭背,站在学校的教学楼前,背后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湛蓝的天空。
看着这张照片,我的心里百感交集。照片上的这些人,现在散落在天南海北,各自经历着人生的风雨。我们有多久没有联系了?我们是否还记得当年那些豪言壮语和幼稚的梦想?我们是否……还保有当年那份“勇气”?
我的目光落在照片角落里的一个男孩身上。他是我初中时最好的朋友之一,性格冲动,天不怕地不怕。记得有一次,为了替班里一个被校外小混混欺负的女生出头,他一个人拿着根木棍就冲了上去,结果被打得鼻青脸肿。我们去看他的时候,他还嘴硬,说自己一点都不疼,对方被打跑了。后来才知道,他回家躲在被窝里,偷偷哭了好久。
那时候,我们都很佩服他的“勇气”。觉得他就是我们的“老大”,天塌下来都有他顶着。可是,后来呢?后来我们各奔东西,听说他高考失利,早早地就进入了社会闯荡。听说他结婚生子,生活压力很大。听说……他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冲动莽撞的少年了。
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也像我一样,偶尔在深夜里,会想起那个曾经无所畏惧的自己,然后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我把照片重新放好,盖上铁皮盒子,心里沉甸甸的。这个小小的盒子,仿佛承载了我们整个青春期的记忆和梦想。而那些所谓的“勇气”,就像盒子里的这些旧物一样,被我们遗忘在角落里,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它们曾经闪耀过光芒,曾经温暖过我们的心灵,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我们以为,只要我们愿意,随时可以再次打开那个盒子,重新拾起那些勇气。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就像秋天的雨,淅淅沥沥,连绵不绝,它不会一下子就把世界淋透,但它会一点一点地渗透,一点一点地侵蚀,最终让一切都变得潮湿、阴冷、失去生机。
勇气也是如此。它会在一次次的犹豫和退缩中,被悄无声息地消磨掉。它会在现实的残酷和无奈面前,被一点点地蚕食殆尽。当你想要再次唤醒它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力量和光泽,变得如同这秋雨一般,冰冷而无力。
我关上旧木箱,把它重新放回角落里。灰尘依旧弥漫在空气中,阳光透过布满灰尘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却又那么沉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知道,那个装着“勇气”的铁皮盒子,我也无法再轻易地打开了。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因为里面剩下的,可能只剩下一些褪色的记忆碎片,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