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家族修仙,我为镇族神鼎 > 第二百二十章 残缺记忆

第二百二十章 残缺记忆(1/2)

    王承曦与周正明对话良久,字字句句皆在心头反复咀嚼。

    他能清晰感知周正明言语间有所保留,似有难言之隐藏于平静表面之下,那欲言又止的神态,那偶尔飘忽的眼神,皆在他心中漾开圈圈疑虑。

    只不过当下情势未明,诸多关节尚未厘清,他深知贸然深究绝非明智之举,只得将翻涌的疑问一一按下,暂存于心。

    周正明何等人物,自是洞悉王承曦心中所虑,他亦明了,此事牵连甚广,绝非一朝一夕便可定策决断,需从长计议,徐徐图之。

    见王承曦已有暂歇之意,他便从善如流,顺着对方安排,入住王家精心准备的一处僻静院落。

    此院显然久经打理,虽不奢华,却处处显露出雅致清幽的匠心,修竹倚墙而立,疏影横斜,清风过处,叶片沙沙作响,更衬得庭院深深,静谧异常。

    一应起居用度,皆有伶俐仆役恭敬伺候,周到体贴,令人挑不出半分错处,周正明于窗边静坐,目光掠过庭中景致,神色沉静,让人难以窥探其内心真实所思。

    王承曦驾风落在揽月峰上,回来的路上他几度想要叩响石室外的禁制,好唤仲父出关商议,他深知自己执掌家族权柄多年,若仍事事依赖仲父决断,不仅显露出自身的无能与怯懦,更于家族长远发展无益,身为家主,独当一面乃是必经之途。

    他遂迎风立于孤峰崖畔,纵目远眺。但见群山巍峨,层峦叠嶂,云雾如带,缠绕山腰,气象万千而又深邃莫测。

    他伫立良久,任天风鼓荡衣袖,内心却如鼎沸之水,翻腾不休,最终他下定决心,此事暂不与他人言,一切待自身突破筑基关卡后再做计较。

    所幸周正明来访之时,族中几位兄弟皆因各类事务外出,未在族地,而颂伊亦身处在江宁城中,忙于处理繁杂城务,分身乏术,应是无暇顾及峰上这番暗流涌动。

    “筑基……”

    孤峰独立,四野无声,唯见云卷云舒,王承曦皱着眉头,低低念叨了一句,他这些年除了处理族务,以及偶尔去到百峒三县看看王御晟,其余的时间大多都用在了修炼当中。

    昔日经脉所受重创,乃是沉疴痼疾,事实俱在,难以抹去,王家虽倾尽全力,所寻得的灵材药膏虽也珍贵,却终究并非世间顶尖之品,疗效有限。

    但他内心澄明如镜,深知以自己当年那般油尽灯枯、几乎回天乏术的境况,能从那场劫难中侥幸保得住性命,已是家族倾力护持、上天格外眷顾的结果,每思及此,心中唯有盈满感激,再无他念。

    毕竟这修仙界广袤无垠,却也残酷异常,其中父子反目、兄弟阋墙、同门相残的惨剧屡见不鲜,他王承曦自幼失怙,幸得仲父与叔父两位长辈不遗余力地呵护与栽培,方有今日,岂能对此再有不满……

    “呼……”

    他长长呼出一口浊气,似要将胸中块垒尽数排出,随即默诵清心咒诀,字字句句,如清泉流淌心田,将那些纷繁杂乱的思绪逐一涤荡干净。

    待到心神重归宁静,他轻叹一声,转身步入修炼静室,将外界一切纷扰暂时隔绝。

    ————

    便在慕容拓面朝宗祠,长跪叩拜之际,远在千里之外的林逍客却是心有所感,一段不明不白的记忆凭空浮现:

    朱红宫墙,斑驳着岁月痕迹,脚下是湿滑的青砖路,缝隙里生出细绒般的苔藓,一个五六岁的孩童急匆匆地跑近,脸上带着些慌乱,一头扑进了一位身着锦绣宫装的少女怀中,哽咽道:

    “阿姐,我的纸鸢掉进井里了。”

    一边说,一边小心扯着少女的袖口,拉着她朝花园的某处角落行去,少女身后陪同的女婢正欲跟随,那孩童却摆手将其止住。

    少女容颜清丽,见幼弟如此,并未显露丝毫愠怒,反而眼波温柔流转,轻声对身后吩咐道:

    “尔等在此等候即可,莫要让他人前来打扰,我陪岚弟去将那纸鸢捞上来便是。”

    几个女婢垂首应声,少女遂被男童拉着,快步穿过荒疏的花木,来到一口废弃的古井边,见四下无人,那孩童方才小心扶着井沿,低低道:

    “阿姐,你来看。”

    少女依言走近,朝井中望去,却惊异地发觉,井中哪有什么纸鸢,唯有一尊小鼎悬浮于水面之上,周身散发着淡淡微光。

    ……

    记忆到此戛然而止,林逍客却仅凭一眼,便认出那尊小鼎正是自己所在的这尊赤霄鼎,不禁暗暗思忖道:

    “方才令我心悸的方向似是北面,再加上记忆中的场景似是宫城,那二人八成便是王室子嗣,可我又为何缺失了这段记忆……”

    林逍客凭借着金丹法力,在脑中推演了许久,却始终没能得到一个足以令自己信服的原因,只得轻轻摇头,沉声自语道:

    “我当初自浑噩中苏醒,便已身处大青山深处,其后历经漫长岁月,方才被王瑾佑偶然寻得,带回王家,而在那之前,我之意识长久沉眠,对这期间发生之事一无所知,如此看来,赤霄鼎很可能曾一度落入这双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