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再轮流来菜地看看,要是发现有漏网的蜗牛,再及时处理。”村民们纷纷应下,张婶笑着说:“放心吧萧老师,这菜地就跟咱们自家孩子似的,肯定天天来瞅着。”
接下来的日子里,西岸的村民们果然每天都有人来菜地“巡逻”。双宝也跟着萧凡和叶之澜,每天去菜地转一圈——萧汀会拿着网兜,在沟边晃悠,看看有没有蜗牛想爬进菜地;叶澜则会蹲在沟沿上,捡起草丛里的马齿苋叶,往沟里补撒。有时候,他们还会碰到其他来“巡逻”的村民,张婶会给他们塞几颗小番茄,王伯会教他们认菜地里的虫子,日子过得热闹又充实。
一周后,菜地里的白菜叶渐渐长出了新的嫩叶,之前被啃坏的地方也慢慢恢复了生机。李叔兴奋地拿着一片新鲜的白菜叶,跑到萧凡家:“萧老师,你看!这菜长得多好!再也没看见蜗牛啃了!”双宝凑过来看,萧汀伸手摸了摸白菜叶,笑着说:“菜菜好!”
萧凡拿出实验室里的培养箱,里面的蜗牛卵已经停止了孵化——之前收集的卵,因为环境不适,都没能孵出小蜗牛。“看来咱们的防治方法管用了。”萧凡笑着说,“等过段时间,咱们再把菜地周围的沙土翻一翻,补撒点马齿苋叶,就能彻底放心了。”
那天晚上,阿哲拿着更新好的西岸纪念册,来到萧凡家。纪念册里,除了之前“大蜗牛防治”的照片和视频,还多了几页新内容——有村民们一起挖沟填沙土的场景,有双宝在菜地里帮着撒马齿苋叶的照片,还有李叔拿着新鲜白菜叶的笑脸。阿哲翻到最后一页,指着一张照片说:“这张是我昨天拍的,菜地边的沟里,有几只小蚂蚁在爬,正好挡住了一只想爬进来的小蜗牛,多有意思。”
双宝凑在旁边,看着纪念册里的照片,萧汀指着一张自己举着网兜的照片,兴奋地说:“我!我在赶蜗!”叶澜也指着照片里的菜地,“啊啊”地叫,像是在说“菜菜好”。叶之澜笑着把双宝抱起来,萧凡看着纪念册里的画面,又看了看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心里暖暖的——西岸的日子,就是这样,一点小事,一群人,一起忙活,一起守护,最后都变成了生活里最温暖的回忆。
窗外的月光洒进屋里,照亮了纪念册上的照片,也照亮了双宝熟睡的脸庞。萧凡轻轻合上纪念册,心里想着:或许这就是西岸的魔力,无论是田埂上的蜗牛,还是菜地里的守望,都能变成故事里的光,温暖着每一个在这里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