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 第752章 三队荣归,交流学习(六)

第752章 三队荣归,交流学习(六)(1/2)

    一百二十名赤衣太监凑在一块儿,对着刘二逄等人眉飞色舞地炫耀——

    毕竟从前大家都在杂务监混过,天天干着扫地、搬东西的苦差事,彼此熟得不能再熟。

    如今他们换上了赤衣玄甲,成了皇家赤衣卫,总算熬出了头,自然要在老熟人面前摆摆谱,话里话外都是“如今咱也是有头有脸的人了”。

    可没等他们炫耀够,就被川蜀太监团的人来了个“实力打脸”。

    几个川蜀来的太监凑过来,轻描淡写地说起自己的经历:

    “我们在川蜀练的技战术,一不小心就灭了俩国;

    后来还发现了一座大金矿,光金银珠宝就装了几十车;

    去中南行省的时候,还带回不少稀罕至宝。”

    说到这儿,他们话锋一转,故意叹了口气:

    “要说你们在辽东解救了十二万同胞,那可真是比我们强多了!

    我们也就俘虏了十几万人,让他们帮着开采金矿,跟你们比差远了。

    哎,对了,还顺便杀了两个称帝的贼寇,这点小事更没资格跟你们攀比,还是老实做人吧!”

    这番话听下来,辽东太监团的人脸色瞬间铁青——

    合着自己这点成就,在人家眼里根本不算事儿!

    心里又气又悔:

    真是贱皮子,好好的跟他们说这些干嘛?

    这下炫耀不成,反倒被比得一无是处。

    一旁的张真至瞧着热闹,厚道地捧出一本《新编三十六计再注》,笑着递过去:

    “你们也别气,来看看这个,新更的版本,都不知道升级到多少代了。”

    辽东太监团的人拿过来一看,里面的计谋看着个个眼熟,可细琢磨又跟印象里的对不上号——

    表面上写得冠冕堂皇,满是正义凛然的道理,可逐字逐句读下去,越读越心惊,冷汗就没停过。

    等翻完最后一页,辽东太监团的人再也绷不住,直接对着那本书跪了下来——

    这哪是什么“三十六计”?

    简直是把人心、战局摸得透透的狠招,跟这比起来,自己那点“炫耀”的资本,连提都不值一提。

    高智成和林有德正凑在案前,对着乾德皇帝那“十四条”逐条琢磨——

    时而圈画“各族杂居”的细节,想补充些促进通婚的具体法子;

    时而讨论“轨车沿线聚集点”的规划,琢磨着该怎么配套工坊与民居,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思路越聊越清晰,案上的草稿纸也堆起了厚厚一叠。

    可旁边的轩辕德忠却没闲着,一会儿凑过来指着“田州综合服务中心”的构想说:

    “依俺看,得在中心里加个校场!

    百姓闲了能练拳脚,还能防贼!”

    高智成耐着性子解释:

    “眼下先顾着购物、居住,校场后续再议。”

    他却又盯着“竞技赛事”那条,拍着大腿道:

    “足球篮球不够热闹!

    得加个赛马!

    俺们骑士团最会驯马,保准好看!”

    林有德哭笑不得——这

    些建议听着倒也有理,可全没踩在“民生便利、产业发展”的点子上,纯属添乱。

    骑士团的百夫长站在一旁,早把脸扭向一边,一副“放弃治疗”的模样——

    自家团长这性子,谁也不爱跟着,有这瞎出主意的功夫,还不如去神谕会的培训班多学些农科技术,或是练练新武器用法,好歹能实打实涨本事。

    高智成也没辙,只能笑着把轩辕德忠往旁边引:

    “你这想法好是好,先记下来,等咱们把眼下的民生规划捋顺了,再专门议赛事的事。”

    轩辕德忠还以为自己的建议被采纳了,乐呵呵地找纸笔记录,案前总算恢复了清净,高智成和林有德对视一眼,都无奈地摇了摇头,又抓紧时间埋首研究起条款来。

    神谕会的培训班如今热闹得快没了主次——

    插班生和旁听生多到数不过来,若不是培训室够宽敞、基地地盘够大,突然多出来的五千多人,早把地方挤爆了。

    汤若望整天皱着眉,时不时得捂捂额头——

    要是这些人来捣乱,赶出去就是,可偏偏每个人都学得格外认真。

    聊起各宗教义的融合,他们能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

    练起农科、冶炼这些技能,更是精益求精,尤其是农科课需要下地垦植,他们挽着裤腿踩进泥里,干得比正经农科学徒还卖力,一身汗一身泥也毫不在意。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厚脸皮的总领,也换上工匠的粗布衣裳混在人群里,眼睛亮得像要冒光,那股子求知若渴的劲儿,恨不得直接从眼神里拽出来,连汤若望见了都忍不住叹气——

    哪有总领级别的人,跟普通学员抢着听课的?

    再看听课的队伍,更是五花八门:

    远征军和海师全员来旁听,骑士团跟狂信徒则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