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直接借此上书称“天命已归陛下”,强化这位大臣们迎立的皇帝统治合法性。
这一套装神弄鬼的操作,也伴随着两汉的政治斗争,开始越发进步。
而玩这一套,玩的最大的一次莫过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不仅仅是因为天人感应这四个字在两汉被发扬光大,贯穿始终。
更是因为这一套哪怕到了后来不知多少年了,都不过时。
可以说,从此以后,两汉就没有一个不搞这一套的。
甚至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套祥瑞上报流程。
东汉时更特么将“祥瑞多少”与地方官政绩挂钩,间接推动地方主动“发现”或“制造”祥瑞。
所以想要在这种类似于创文比拼一般的大赛存活下来的朝廷大人们面前,用装神弄鬼的把戏让他们害怕就是扯淡。
毕竟,这就相当于当了老师以后,才知道自己当初在课堂上做的那些小动作有多显眼,有多拙劣。
特么的,屁股一抬,就知道你这个王八蛋想拉什么屎了,还想要唬我,吃大便去吧。
所以太平要术上面记载的东西很简单,比屠龙术还屠龙术的鬼玩意儿。
或者说专门戳汉朝装神弄鬼命门的特攻之术。
是把汉朝玩了三百年的天人感应祥瑞制度,反过来掰成了反汉的刀子。
甚至更要命的地方在于,上面切切实实的记载了关于政治制度的设想。
而且这种政治制度还是已经实行过的,经过实践检验,的的确确让天下人享受到过好处的制度。
所以这鬼东西不是妖书,什么才是妖书?
法术?符水?那不过是包装和工具罢了。
里面的真东西是劝农桑、轻赋税、减徭役”的文告,是官吏考核不看祥瑞看民生的条规,是成就文景之治的“黄老治世”老方子。
是你汉朝当年靠这方子治过天下,现在为啥不用了的诘问。
方圆语气里带着点咬牙切齿的愤恨道:“它们怕的从来不是‘撒豆成兵’,是怕有人把曾经治世的‘实’,摆到他们‘祥瑞治国’的‘虚’面前。
你说天命在你,可那时的天命是让百姓有饭吃。
现在的天命是让宦官贪、士族抢、流民死,这不是打自己的脸?”
特么的,口号吹的震天响。
结果不仅填不饱老子的肚子,还要老子给你唱赞歌,艹。
九节杖点头道:“差不多吧。
当年我带着《太平要术》去见那些豪强,没跟他们说‘黄天当立’。
只不过是跟他们算了算过去和现在,朝廷从他们手里要拿走多少。
算了算过去和现在,朝廷愿意给他们分多少。
去见流民,也没先画符水,先给他们分曾经按朝廷规矩该留给他们的粮。
没有这些东西,光黄天两个字,能让他们信多久?
又能够让多少人信?”
“可朝廷偏要把这‘实’说成‘妖’。”
方圆冷笑一声道:“皇帝没穿衣服这件事儿人人都知道,人人都看到。
但特么的就是人人都不能说,说了就是罪,就是妖言惑众。”
时代变了,真的变了。
更何况,老方子治不了新病。
哪怕这张方子里面,让九节杖这么一个医道大家往里面添了太多太多的新东西也不行。
或者说,正是因为添的太多了,所有人的私都掺和进来了。
因此,除了最开始的惊天巨响。
到后来越走,太平的路就越窄,窄到现在只剩下九节杖一个人了。
他的中皇太乙到现在也只能讲给这些乡民听了。
九节杖沉默了片刻,茶盏中的热气袅袅上升,模糊了他的面容。
轻轻“呵”了一声,不知是自嘲还是感慨。
“你既然看得透彻。
又何必来问我想要怎么做呢?”
或者说又干嘛要拖他下水?
九节杖将问题又绕了回来,但此时的语境已截然不同。
“因为我是坏人啊。”
说笑了一句之后,方圆淡淡道:“三天让诸葛和关羽去,不过是因为他们的私纯粹而坚定。
而且局限于一人(桃园之义、不负先帝所托)一道(忠、义),真要是出了事儿了,他们也好解决。
不至于让他们三个,以及他们的那些小伙伴一起动手之下。
就好像当年你把所有人的私全往太平里掺一样,掺着掺着不仅没有为你的事业提供助力。
反而从源头之上就把你的事业给打崩了,搞到后面想救都救不了。”
不需要说后来了,最开始起来的时候。
囫囵一般的吞纳人员之下,有几个真的信太平二字,甚至听过太平二字。
这就好比种树的树种早就让人给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