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午后,陛下在御花园遇刺。
“刺客似乎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伪装成荀令君的随从,混进了宫里。
行刺的时候,荀令君正在跟陛下商讨最近朝堂里的事情。
行刺结束后,刺客没有逃跑,而是选择了自尽!”
听着管家的汇报,袁绍心情紧张到了极点。
不等管家说完,袁绍就急切地问道:
“陛下现在怎么样?刺客的身份查出来没?”
管家想了想,有些不太确定地说道:
“消息是从荀令君那传出来的。
看来人的样子,陛下应该是伤重但不致命。
至于刺客是谁,目前还没有任何说法。”
听到陛下还活着,刺客没查出来之后,袁绍狠狠地舒了口气。
“行,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
有任何新的情况,立刻向我汇报。”
管家走后,袁绍一脸无奈地自言自语道:
“怎么会发展成这个样子?
难道真的有人想让陛下永远闭嘴?”
“夫君,你刚才自言自语地嘀咕什么呢?
我听着怎么还有陛下的事?”
袁绍被突然出现在身后的刘氏吓了一跳。
慌乱间下意识道:
“你妇人家的少打听这些事。
反正我那么做,只是想有人出来吓唬一下他。
可没想着把他怎么样……”
话刚出口,袁绍就后悔了。
猝不及防之间,自己竟然跟刘氏吐露了心声。
见刘氏似乎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袁绍赶忙找补道:
“我的意思,陛下最近的某些做法犯了众怒。
我希望有人提醒一下陛下。
但谁知道真有不怕死的去做那些大逆不道的事……”
说罢,不等刘氏反应,袁绍就甩甩袖子出了门。
只留下刘氏一人在原地满脸的迷茫……
……
“什么?还没到咱们动手,就有人主动行刺陛下?
到底是谁这么大胆?
竟然敢做出弑君之举?”
听到消息的韩遂也是一脸的震惊。
自己之前再有想法,也不过是个想法。
真让韩遂去付诸实践,他还是要掂量掂量的。
可是如今居然有比自己还想不开的人。
“成公英,据你分析,刺杀陛下的人会是谁?”
成公英思虑片刻,然后不太确定地回答道:
“能混在荀令君的随从里,这个刺客身后的人一定有点门路。
目前有可能行刺陛下的,无非就是之前莫名其妙被刺杀的那些人。
然而这些人,似乎都有能力让刺客混进荀令君的随从里。
我觉得,除了主公您其他人都有嫌疑。”
“这不废话吗?
除了我们这几个人,其他人和陛下也没啥大仇。
我现在就想知道,谁这么大胆子!”
成公英见韩遂面色不善,知道应该是这件事对韩遂的冲击太大了。
导致韩遂本来就恐慌的情绪,更加严重。
努力在脑海中分析一阵后,成公英小声道:
“要是主公硬让我分析的话,恐怕袁绍、荀彧还有那几个关西军阀的嫌疑更大一些。
刘表本来就是汉室宗亲,之前的刺杀也没威胁到他本人。
我觉得他犯不上。
黄祖、吴巨这些,主要的势力都在江夏、苍梧这些地方。
当年被调来许都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带着旧部。
这事有贼心他们也未必有贼胆。”
“你说袁绍、荀彧这两个死忠曹丞相的会这么做,还说得过去。
关西军阀那几人,我不是刚跟他们解释过?
总不能这么快他们就变卦了吧?”
成公英见韩遂不愿意怀疑关西军阀这些“自己人”,脸色凝重道:
“主公,可能您还不知道。
陛下遇刺前,程银、李堪、马玩三人曾多次跟着荀令君进宫办事。
好像说是想在朝廷里谋个能为国家效力的职位。
剩下的关西军阀,除了候选守着受伤养病的成宜外。
其他人都没老实地在许都城里呆着。
而是时常外出“狩猎”,至于有没有真的去狩猎,那就不清楚了。”
成公英只是把自己了解到韩遂还不知道的事情说了一边。
并没有带着任何判断和建议。
而就是这几句话,却让韩遂瞬间如坐针毡。
“这种事为何不早告诉我?
跟随荀令君进宫谋职,这不就是再为刺杀陛下踩点吗?
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