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379章 谱中残电,旧火重燃

第379章 谱中残电,旧火重燃(3/3)

滤水厂铁门挂着锈迹斑斑的锁,苏若雪摸出根细铁丝,手腕轻转,锁“咔”地开了——那是她跟账房先生学的“开钱柜”手艺。

    地下通道的霉味裹着潮气涌来。

    顾承砚打亮手电筒,光束扫过墙根时,苏若雪突然拽他衣角:“看!”青石板上有半枚鞋印,前掌深后掌浅,和她父亲常穿的圆口布鞋一模一样。

    越往深处走,滴水声越清晰。

    当“三短一长”的节奏再次响起时,顾承砚的手电筒照到半面水泥墙——墙根有道半指宽的缝隙,塞着团油布。

    他扯出油布,里面是把生了锈的铜钥匙。

    “机匣即钥匙。”苏若雪轻声念出录音里的话,目光扫过墙面上的电报机暗匣。

    顾承砚将钥匙插进去,转动的瞬间,墙内传来齿轮咬合的轻响。

    整面墙向一侧滑开,露出间密室。

    霉味更重了。

    密室中央立着台自动织字机,铁架上结着蛛网,打字臂却卡在半空,像只僵死的机械昆虫。

    苏若雪踮脚凑近,发现打字臂下压着半张纸带,字迹已经褪成浅灰:“北纬31°14′,东经121°29′——”。

    “这是……”顾承砚的声音卡在喉咙里。

    1937年7月7日,他在现代教材里见过这个日期,是卢沟桥事变爆发日。

    苏若雪的指尖轻轻碰了碰纸带边缘,突然发出一声极轻的抽噎。

    顾承砚顺着她的手看过去,见纸边粘着片蓝布,针脚歪歪扭扭,像是用孩子的手缝的。

    “这是……”她吸了吸鼻子,“我七岁那年,父亲的袖口破了,我用他裁剩下的蓝绸子补的。他说‘我家若雪的针脚,比苏州绣娘还细致’……”

    顾承砚握住她颤抖的手,蓝布的触感透过指腹传来,带着岁月磨出的柔软。

    远处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咚——咚——”,和密室里的滴水声重叠在一起。

    他低头看向纸带,“”几个字在手电筒光下泛着暗黄,像团即将燎原的星火。

    苏若雪突然抬头,眼里还挂着泪,却笑得像春雪初融:“父亲把秘密藏在蓝布补丁里,藏在织字机里,藏在怀表的共振片里……他是要我们把这些碎片,重新织成一张网。”

    顾承砚将纸带小心折好,放进贴胸的口袋。

    那里还装着《申江织脉图》,两张纸隔着布料相贴,像两颗即将共振的心脏。

    他望着密室深处,黑暗里似乎有什么在蠢蠢欲动——是未说尽的“真基线”,是1937年7月7日的秘密,是所有被撕碎的“织魂”,正在等待被重新编织的时刻。

    “我们织。”他说,声音轻得像句誓言,却比任何枪声都响亮。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