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让萧斡里、周哈里等部落的牧民,在边境线附近‘春牧’,假装放羊,实则监视辽军,牧民们熟悉草原地形,能比斥候更早发现异常,” 他对李二郎说,“我们还可以和辽境的友好部落联系,建立‘边境互信机制’,互相通报动向,减少误判。” 李二郎点头采纳,在沙盘上标记出牧民春牧区域与友好部落位置:“部落协防要注意安全,不能让牧民们陷入危险,遇到辽军要先撤退再报信,安全第一。”
黄昏的余晖渐暗,部署方案终于确定 —— 以 “预警线为眼、狼烟塔为喉、协防部落为耳、联防队为拳”,构建多层级春季防御网。李二郎让人将部署图分发给各部队,观察塔塔长们起身告辞,黄昏的余晖照在他们身上,身影格外坚定。
深夜的幽州议事厅,灯火通明。范仲淹、王晏之、李二郎、王阿福围坐在沙盘旁,复盘当日的春耕物资分发、水渠疏浚与春防部署情况。“春耕物资已分发至四州,剩余两州明日完成;望川渠疏浚进度顺利,十日可完工;春季防御部署完毕,骑兵预警线与狼烟塔明日开始建设,” 王晏之汇报,脸上满是欣慰,“燕云的春耕与春防已准备就绪,就等三月初春耕启动。”
王阿福补充春耕后续安排:“物资分发完后,要组织农技师下乡,逐户指导播种、浸种,确保每户都能科学种植;还要检查各州县的灌溉支渠,确保望川渠主干道疏浚完后,支渠也能通畅供水。” 李二郎则表示联防会全力保障春耕:“春耕期间,巡逻队会重点巡查春耕区周边,防止辽军小股袭扰;各观察塔、预警点小时值守,确保一旦有异常能及时处置,不让春耕受任何影响。”
范仲淹看着沙盘上的燕云地图,地图上春耕区、水渠、防御工事的标记密密麻麻,却井然有序。“燕云的治理,就像这望川渠的水,要顺势而为,也要提前谋划,” 他说,“春耕是一年的开始,春防是安稳的保障,只要汉契同心,抓好这两件事,燕云今年必定又是一个丰收年,边疆也会更加稳固。”
天快亮时,晨雾再次笼罩燕云大地。幽州的春耕物资分发总点,最后两辆牛车已整装待发;望川渠的疏浚现场,工匠们已开始新一天的劳作;居庸关的狼烟塔工地,士兵们正忙着搭建塔架,远处的预警线旁,牧民斥候已骑着马开始巡逻。
晨雾散去,阳光普照,燕云的土地上一片生机勃勃。春耕物资在道路上穿梭,水渠里的淤泥被清走,边境的防御网越织越密 —— 这是燕云光复后的第二个春天来临前的最后准备,也是治理成果从 “冬稳” 向 “春兴” 的关键过渡。在虚构的人物群像中,汉契百姓携手筹备春耕、疏浚水利、守护边境,共同为燕云的新一年努力,这正是大宋北疆长治久安的最好保障,也为即将到来的春耕与全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场春耕物资分发、水渠疏浚与春防升级,是燕云治理从 “春备衔接” 向 “春耕实战启动” 的关键一步。它将农业生产的物资保障、水利基础设施的通畅、边境安全的春季防御紧密结合,形成了 “分物资促春耕、疏水渠保灌溉、布春防稳边境” 的完整体系。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燕云已做好万全准备,迎接春耕的到来,朝着 “四季安稳、持续繁荣” 的目标稳步前进,书写着民族融合与边疆繁荣的崭新篇章。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