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 第466章 联防巡查与新荒开垦

第466章 联防巡查与新荒开垦(2/2)

取,” 他指着身后的牛车,“这次要去榆关卖些笔墨纸砚,顺便看看那边的补给站建得怎么样。” 周平登记完毕,给赵和递过 “仓储凭证”:“凭这个取货,丢了可就取不了了,” 他又指了指医工房,“您要是有伙计不舒服,可去那边看病,草药免费。”

    医工周松正在给一名商队伙计诊脉,伙计咳嗽不止,脸色发白。“是风寒,” 周松拿出草药包,“这是三天的量,每日煎服一次,再喝些热粥,很快就能好。” 伙计接过草药,感激地说:“以前走商道生病,只能硬扛,现在有医工看病,还有免费草药,大宋的补给站真是贴心。” 黄昏的余晖透过医工房的窗户,照在草药包上,仿佛也染上了一层暖意。

    深夜的幽州议事厅,灯火通明。范仲淹、王晏之、李二郎围坐在沙盘旁,复盘当日的联防巡查、新荒开垦和补给站运营情况。“首次联防巡查顺利,边境无异常,” 李二郎指着沙盘上的巡查路线,“耶律帖木儿和萧斡里都很配合,牧民们的探路和警戒能力比边军强,以后要多发挥他们的优势。”

    王晏之补充道:“新荒开垦已完成一万亩,预计下月中旬能全部清完,” 他指着沙盘上的新荒区,“已调运五万石粟种、三千件农具,足够播种使用;农户们的积极性很高,还有不少人申请加入,准备再扩大两千亩开垦面积。” 范仲淹点头,从怀中掏出《补给站运营册》:“居庸补给站首日运营,接待商队十支,存放货物五十件,看病二十人次,反响很好,” 他顿了顿,“榆关补给站要加快建设,争取下月投入运营,让商道全程都有保障。”

    天快亮时,晨雾再次笼罩燕云大地。边境的巡查队伍已抵达中途的 “临时营地”,牧民们正在搭建帐篷,边军们则在周围警戒;新荒开垦区的农户们已开始新一天的劳作,陈老栓和耶律娜的队伍已清完碎石,开始翻土;居庸补给站的周平已起床,正在打扫场地,准备迎接新一批商队。

    晨雾散去,阳光普照,燕云的土地上一片生机勃勃。边境的巡查队伍继续前行,新荒地上的锄头挥舞不停,补给站的商队络绎不绝 —— 这是燕云光复后的第一个春天,也是治理成果全面落地的开始。在虚构的人物群像中,汉契百姓携手守护边境、开垦土地、服务商队的场景,正是燕云长治久安的核心动力,也为大宋北疆的繁荣发展铺平了道路。

    这场联防巡查、新荒开垦与补给站运营,是燕云治理从 “精细完善” 向 “成熟运营” 的关键一步。它将边境安全、农业生产、商业流通三大领域的运营机制彻底落地,形成了 “巡查护边、开垦增产、补给兴商” 的良性循环。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燕云已从战乱后的恢复阶段,迈入稳定发展的新阶段,成为大宋北疆最稳固的屏障,书写着民族融合与边疆繁荣的不朽篇章。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