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 第411章 拔节旺长与球茎膨发

第411章 拔节旺长与球茎膨发(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午的阳光暖洋洋的,濠州的耐盐禾田里,村民们忙着搭建 “防鸟网”,用细竹篾支撑的网子架在禾苗上方三尺处:“这网要留一尺的间隙,” 张三调整网的高度,“既能防鸟啄,又不影响通风,” 网绳上系着的彩色布条在风中飘动,像一串串小旗子。王老实望着长势喜人的禾苗,感慨道:“往年这时候,地里的草比人高,哪想得到能长出这么好的庄稼。”

    泗州的野慈姑田里,李四指导村民进行 “疏叶”,将过密的老叶摘除:“每株留五片新叶就行,” 他用剪刀剪下老叶,“老叶耗养分,还挡光照,” 剪下的老叶被堆在田埂上,很快有蚯蚓钻进叶堆:“这叶烂了就是好肥,” 李四笑着说,“咱这是‘变废为宝’。” 疏叶后的田里,阳光能直射到球茎生长的泥面,加速淀粉积累。

    午后的南风带着暖意,濠州的耐盐禾开始孕穗,主茎顶端鼓起小小的穗苞。张三让人减少浇水次数:“孕穗期要‘干湿交替’,” 他用锄头在垄间松土,“让根系多呼吸,穗苞长得更饱满,” 松土时翻出的蚯蚓在泥土上蠕动,张三说:“这虫是好东西,能松土,比锄头强。”

    傍晚的天空掠过几只归鸟,泗州的野慈姑球茎已显露出成熟的紫晕。李四让人在田边挖 “储藏坑”,坑深三尺,底部铺着干燥的稻草:“早熟的球茎先收了藏这里,” 他用木板丈量坑的尺寸,“长十尺,宽五尺,能放两千斤,” 村民们边挖边笑:“往年这沼泽地净是烂泥,现在能长出这么好的东西,真是托了李师傅的福。”

    夜深了,张三和李四在驿馆外望着各自的田野。濠州的耐盐禾在月色下如墨色的波浪,泗州的野慈姑田泛着点点水光。“再过二十日,耐盐禾该抽穗了,” 张三说,“到时候得派人去楚州报喜。” 李四点点头:“野慈姑也差不多能大规模收获了,” 两人的笑声在夜风中传开,带着对丰收的憧憬。

    田埂上的虫鸣渐起,耐盐禾的拔节声在寂静中隐约可闻,野慈姑的球茎在泥土里悄悄积聚着最后的养分。农人们的身影虽已消失在村庄,但他们留下的管护痕迹 —— 整齐的支架、均匀的肥堆、干净的田垄,仍在守护着这片正在走向成熟的田野。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