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不妨直说——当年若不是大明一纸令下,占城的城墙怕是早被踏平了。如今亲眼瞧瞧,才知什么叫‘天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阮洪手指一顿,茶盏在桌上轻轻磕出声响:“大明的兵,队列比安南的仪仗队还齐整,箭靶上的箭孔都像用尺子量过一般。”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这般军队,别说踏平占城,便是横扫南疆,恐怕也不在话下。”
巴隆没接话,只是望着校场上正在演练的方阵——士兵们变换阵型时,脚步声震得地面微微发颤,阳光照在他们的甲胄上,泛着冷冽的光。
两人都清楚,这次大阅,看的不仅是军容,更是大明的底气。
当年那道阻止战事的诏令,背后站着的,原是这样一支铁一般的队伍。
茶摊的风带着校场的尘土味,阮洪与巴隆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同一句话:往后,再不敢轻举妄动。
巴隆早已被安南收买,这次作为使臣,竟能和阮洪有说有笑,半分不见往日敌对的姿态,其中猫腻一眼便能看穿。
两人在校场边的茶摊对坐,巴隆刻意放低姿态,频频给阮洪添茶,话里话外都在附和:“阮洪大人说得是,大明军威确实厉害,我占城往后定当谨守本分。”
那副谄媚的模样,哪还有半分代表一国的硬气。
阮洪嘴角噙着笑,慢悠悠捻着胡须,看似闲聊,眼神却时不时扫过巴隆腰间那枚安南样式的玉佩——那是双方私下勾结的信物。
“巴隆大人明事理,往后占城与安南,自当‘和睦相处’才是。”他特意加重了“和睦相处”四字,巴隆立刻点头哈腰:“自然,自然。”
周围路过的明军士兵只当是两国使臣友好交谈,谁能想到这笑谈背后,藏着巴隆背弃家国的龌龊勾当。
阳光晒在两人脸上,映出的却是一派虚伪的平和。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