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江花玉面 > 第652章 风起(六)

第652章 风起(六)(2/2)

给大家讲埃及的金字塔和尼罗河。”

    商队出发了,骆驼背上装满了棉布、青瓷、葡萄苗和木薯粉,还有那本记录着贺兰故事的书。瑾潼和李默走在商队前面,回头望着贺兰的城门,看着百姓们挥舞的手臂,心里满是温暖。

    一路上,商队穿过沙漠,越过山脉,遇到了不少部落。有的部落听说他们要去埃及,主动给他们指引路线;有的则用自己的特产换贺兰的棉布和青瓷。每当看到部落里的人拿着棉布脸上露出笑容,瑾潼就更加坚定了要把贺兰的善意传递下去的决心。

    经过三个月的跋涉,商队终于到达了埃及。当他们走进埃及的市集时,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百姓们围着商队,好奇地看着那些莹润的青瓷和柔软的棉布,还有从未见过的葡萄苗。

    埃及的法老听说贺兰商队来了,亲自在宫殿里接见了瑾潼和李默。法老看着瑾潼递过来的青瓷赏瓶,瓶身上画着贺兰山和尼罗河的图案,忍不住赞叹:“这真是太精美了,贺兰的手艺果然名不虚传。”

    瑾潼笑着说:“法老陛下,这瓶身上的图案,既有贺兰的山,也有埃及的河,就像我们两国的友谊,紧紧连在一起。我们还带来了葡萄苗,希望能在埃及的土地上种下,让两国的百姓都能吃到甜美的葡萄。”

    法老听了,高兴地说:“太好了!我这就让人准备土地,把葡萄苗种在尼罗河岸边。以后,埃及不仅有金字塔,还有贺兰的葡萄!”

    接下来的日子里,瑾潼和李默带着商队在埃及的各个城市穿梭,把棉布和青瓷卖给百姓,还教他们种植葡萄的方法。百姓们都很喜欢贺兰的商品,有的甚至用自己的珠宝换一块棉布,说要给家人做新衣服。

    离开埃及的那天,法老送给商队一尊金质的尼罗河女神像,还有一袋埃及的棉花种子:“这棉花种子在埃及种了千年,产量高,纤维细,你们带回贺兰,肯定能织出更好的棉布。”

    瑾潼接过棉花种子,心里满是感动:“谢谢法老陛下,我们一定会把这些种子带回贺兰,等明年棉花丰收了,我们就织出最好的棉布送给您。”

    商队又踏上了前往印度的旅程,这一次,他们的骆驼背上不仅有贺兰的特产,还有埃及的棉花种子和友谊。瑾潼站在骆驼上,望着远方的天空,心里想着:贺兰的风已经吹到了罗马、埃及,接下来,还要吹到印度,吹到更多的地方,让更多人知道贺兰的故事,知道这份跨越山海的友谊。

    夕阳下,商队的影子被拉得很长,驼铃声在沙漠里回荡,像是在诉说着贺兰的故事,也像是在期待着更多美好的相遇。瑾潼知道,贺兰的故事还在继续,而这一次,又将有新的风景,新的友谊,被写进这漫长的旅程里。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