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卢西乌斯非常感兴趣,“当年我做宽条军士长和小克劳狄乌斯阁下一起经过弗里吉亚去加拉太,唉——不知道受了多少气,忍了多少辱,这才得到人造石……
现在万没有想到霍文尼乌斯阁下竟然发明了混凝土!真是……让人惊喜!让人惊喜非常!
财务官阁下,还请快点说说这混凝土你是如何做的?”
霍文尼乌斯谦虚一番后说道:“这罗马混凝土其实还是维特里乌斯阁下给取的名字呢。
我也是偶然试验获得的,按照罗马人的理解,这要感谢幸运女神福尔图娜。
罗马混凝土其实就是用火山灰掺入石灰,然后再放入碎石搅拌,搅拌均匀也就成了。
罗马混凝土主要还是用来作为砌筑高炉的外壳。外壳主要就是木板配上罗马混凝土制造的。如此一来外壳就能够忍受很高的温度,不会烧坏炉子。”
“这么说还有其他的?”小卢西乌斯笑着问,“你刚刚说的是外壳。”
“当然。”霍文尼乌斯说,“有外壳就需要有内衬,不论如何都需要耐得住高温。
内部当然也是使用火山灰,不过,内衬的基地还是使用普通的黏土,这在拜占庭附近很容易获得,然后添加火山灰,再加入碎陶片。
陶,这东西有的是。希腊人擅长制造陶器,碎陶片到处都是。
大概就是七成黏土,然后两成火山灰,再来一成碎陶片,不过陶片可是要碾碎了的,碾成细沙……”
小卢西乌斯深深地点头,霍文尼乌斯所说的陶片当中耐火的成分其实应该是“石英砂”。
石英砂在高温环境之下会使得陶器稳定,不会收缩、变形、开裂。
虽然说陶片的成分有很多,包括黏土、长石,可能还有一些铝和铁的氧化物,但是主要应该是石英砂起到了耐火的作用,这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材料。
这也多亏了希腊文化当中发达的制陶工艺。反正陶片碾碎了确实比较耐火,毕竟陶器就是高温之下烧制出来的。
霍文尼乌斯想到加入陶片,完全是一个正确的思路,也是一个正常的思路,总体说来,不难想到。
“不错……”小卢西乌斯笑着说,“非常好!碎陶片能增韧防裂!”
霍文尼乌斯继续说道:“总督阁下,我们的高炉内炉膛设计,大概是内径三尺半个汉尺,高十一尺。换算成罗马单位,大概内径三罗马尺,高是八个半罗马尺。这个主要是好操作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分毫不差。
重要的其实还是在风嘴。我们用的是希腊工匠制造的陶制风嘴,就是陶管,然后我们在外面包裹了一层青铜皮。”
“你的意思是最重要的其实是风嘴吗?”小卢西乌斯问。
“是的,阁下。”霍文尼乌斯说,“单纯的陶管不行,炉温太高,陶管容易破裂,使用青铜管做风嘴送风也不行,炉内温度太高青铜会融化。于是,我就用了这种陶芯铜肤的风嘴。陶不怕火,铜不怕力,两者结合,才能担当重任。”
听霍文尼乌斯说到这里,小卢西乌斯突然明白,原来是采用了鼓风技术。
“是用了鼓风机?”
霍文尼乌斯说道:“当然,大汉早就有了此法,罗马也有此法,只不过罗马的鼓风技术太过落后。”
维特里乌斯笑着说道:“橐龠,霍文尼乌斯阁下告诉我了,这东西叫做橐龠。是用牛皮做的。”
“橐龠?”小卢西乌斯听着这中文发音,感觉好像在哪里听过,好像是小时候被逼着背诵的《老子》书里有这一句。难得,两千年了,居然发音也没怎么变。
霍文尼乌斯说:“罗马使用的是矮炉,就一个风嘴,单风嘴。炉内的温度不高,使用青铜风嘴,使用陶管风嘴都没问题。
可是我们现在是用竖炉,这就不一样了,炉内的温度非常高,再送风进去,冷热交替当然就是风嘴最为关键和重要了。
为此,我改了一下,使用双风嘴。对称分布,正好在两头,对着。其实,现在还没有试验过,完全也可以用上四风嘴,四个风嘴分别在四个方向上,俩俩对称。”
“先不用!”小卢西乌斯急忙说道,“虽然说你的复合材料……哦,就是罗马混凝土这个高炉啊还是叫做竖炉的,毕竟是个替代品,完全不如高铝耐火砖,一旦你用高炉,然后用四个风嘴,用皮囊鼓风机吹风,那炉子内部的温度会持续升高,到达一个你想都想不到的温度后……就是爆炸!
一个是你没办法更好地控制炉温,内膛一旦融化了就糟了,二来有可能导致铁矿石融化,铁水可不会认你是什么罗马混凝土,他只认高铝耐火砖……”
“是,阁下,我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了。”
小卢西乌斯听了霍文尼乌斯的话,满意地点了点头。
维特里乌斯急忙说:“有了炉子之后,其他的就好办了,打成钢锭,然后的主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