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653章 飞报邺都,丞相震怒

第653章 飞报邺都,丞相震怒(1/2)

    南郑城初步安稳下来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或者说,表面的平静之下,真正的暗流才刚刚开始涌动。

    夺取汉中,如同在一潭深水中投下了一块巨石,涟漪迟早会扩散到潭水的每一个角落,

    尤其是那个掌控着大半个北方的权力中心——邺城。

    时间大约过去了半个月。

    这段时间里,我和徐庶、石秀等人夜以继日,

    一方面加紧对南郑及周边地区的掌控,清剿张鲁残余势力,安抚民心,整顿吏治;

    另一方面,格物工坊的选址和初期建设也秘密展开,

    孙尚香则带着锦帆卫加紧操练,并熟悉汉中的地形。

    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这天深夜,我正在书房研究徐庶整理出来的汉中户籍与田亩资料,

    试图从中找出推行新政的突破口,

    石秀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门口,手中拿着一个经过特殊加密的细小竹筒。

    “主公,邺城加急密报,最高等级。”

    石秀的声音低沉而凝重。

    我的心头一紧,知道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接过竹筒,熟练地解开上面的秘锁,展开里面用特殊药水浸泡过的薄绢。

    随着烛火的烘烤,一行行细密的蝇头小字逐渐显现出来。

    玄镜台在邺城的内线冒着极大风险传回的情报,字字惊心。

    “……汉中失陷,张鲁遁逃巴中……消息传至邺都,朝野震动……”

    “……报至丞相府,时值夜宴,闻报,丞相掷杯于地,面色铁青,雷霆震怒,

    当即罢宴,连夜召集荀令君、程祭酒、贾太中大夫、荀军师等核心重臣入府议事……”

    读到这里,我几乎能想象出那个场景。

    曹操,这位挟天子以令诸侯、视天下英雄如草芥的一代枭雄,此刻定然是怒不可遏。

    汉中,对于志在统一天下的他而言,是西进益州、南下荆襄的战略要冲。

    他视张鲁为囊中之物,甚至可能已经盘算着何时派兵“招安”,将其轻松纳入版图。

    如今,这块到嘴的肥肉,却被人在他眼皮底下,用如此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夺走,怎能不让他暴跳如雷?

    这不仅是战略上的挫败,更是对他权威的公然挑衅!

    我继续往下看,绢帛上的字迹记录着邺城丞相府内那场深夜密议的梗概:

    “……初闻报,皆惊疑不定,不知何方神圣所为。

    或疑刘备假道伐虢,或疑江东暗中遣将。

    帐下诸将多请战,欲发兵夺回汉中……”

    “……后有细作补充,言夺城者旗号似有‘锦帆’字样,

    主将姓陆,年纪甚轻,手段酷烈,智计过人,一夜之间便瓦解张鲁部署……”

    “陆……”

    绢帛上记载,当这个姓氏被提及,

    尤其是结合“锦帆”、“年轻”、“智计”等关键词时,丞相府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然后,曹操的声音响起,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怒火和……

    一丝难以置信的惊疑:“陆昭……又是他?!”

    看到这里,我的手指微微一顿。

    果然,他记得我。

    我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了数年之前。

    那是我投效刘备之后,第一次与他正面大规模对垒。

    面对他数十万南征大军的赫赫兵威,

    我献计刘备,掘开泗水,一场大水淹没了他的先锋主力,迫使他不得不狼狈退兵。

    那一次,不仅让他损兵折将,更让他精心策划的南征大计无功而返,对我,恐怕早已恨之入骨。

    而现在,在他刚刚经历赤壁惨败,元气未复,试图在西线寻找突破口的关键时刻,

    我又一次如同鬼魅般出现,抢在他前面,夺走了他志在必得的汉中!

    新仇旧恨,加在一起,曹操此刻的心情,恐怕不仅仅是震怒,更有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数次的憋屈和杀意!

    情报继续写道:

    “……丞相提及昔日徐州水淹之事,恨意溢于言表。

    程昱进言,陆昭此子,智计百出,行事诡谲,留之必成心腹大患,

    当趁其立足未稳,发大兵征讨,一举擒杀,夺回汉中……”

    “……荀彧则言,丞相新败于赤壁,关中马超、韩遂未平,江东虎视眈眈,不易再开西线大战。

    且汉中新定,民心未附,陆昭兵力不明,冒然进军,恐重蹈覆辙。

    不如先遣使招抚,或遣能臣安抚关中,徐图后计……”

    “……贾诩似有言,但未详……荀攸亦倾向稳妥……”

    “……丞相盛怒之下,似有即刻发兵之意,与荀令君等似有争执……

    最终决策未定,但已下令加紧收集关于陆昭及其部众之详细情报,

    并严令关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