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骸枕藉,层层叠叠,几乎填满了狭窄的谷地。断折的旌旗浸泡在暗红的泥泞里,失去主人的战马在尸堆间悲鸣徘徊。然而,更刺目的不是这人间惨剧,而是那散落得到处都是、几乎将战场淹没的……金山银海!
堆积如山的粮袋被胡乱撕开,白花花的大米如同沙砾般铺了一地。成捆成捆的崭新刀枪剑戟被随意丢弃,寒光闪烁。
更令人心尖滴血的是那些被明军视为杀手锏、耗费巨资打造的精良火铳,此刻竟像烧火棍一样被扔得到处都是!
瓦剌士兵,那些人数远少于明军的鞑子,此刻正三五成群,像扑进米仓的老鼠,疯狂地争抢着散落的金银器皿、镶嵌着宝石的华丽盔甲,对脚下那些堆积如山的军国重器,竟是满脸的不屑一顾!
“混账!败家子!败家子啊!!!”
一声压抑到极致、仿佛从胸腔最深处挤出来的咆哮,猛地炸响在死寂的大殿。
朱元璋“腾”地站起,额头上青筋暴跳,如同盘踞的毒蛇。他死死盯着天幕上那些被瓦剌人踩在脚下的火铳,眼珠子几乎要瞪出血来!
那是钱!是无数民脂民膏!更是大明赖以震慑四方的底气!如今竟被如此糟践!那只按在紫檀龙椅扶手上的大手,因用力过猛而指节发白,坚硬的木头发出不堪重负的“咯咯”声,仿佛下一刻就要被他生生捏碎!
阶下,蓝玉抱着双臂,嘴角挂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讥诮,那眼神像是在看一场荒诞至极的闹剧:“呵,瞧瞧,抢金子都抢红了眼,连追敌都顾不上了。这仗打得……啧,真是开了眼了。”他声音不大,却像淬了毒的针,精准地扎在殿内每一个大明臣子的心窝上。
徐达紧锁眉头,看着那些被遗弃的辎重,痛心疾首地摇头:“兵败如山倒,竟至于此!粮秣军械,国之根本,竟成了资敌之物!”他虽未像朱元璋那般暴怒,但沉痛的语气里蕴含着更深的忧虑。
朱棣站在武将队列中,脸色铁青,双拳在身侧紧握。天幕里那些被肆意践踏的火铳,仿佛也踩在了他这个未来“永乐大帝”的脸上!一股难以言喻的耻辱和愤怒在他胸中激荡,烧得他喉咙发干。他死死盯着天幕上那些瓦剌士兵贪婪的嘴脸,牙关紧咬。
天幕的画面并未在堆积如山的战利品上停留太久,镜头猛地拉近,聚焦到一个狼狈的身影上。
正是被俘的大明皇帝朱祁镇!
他身上的龙袍早已被撕扯得不成样子,沾满了泥污和不知名的暗红,头发散乱,脸上也蹭满了灰土,整个人如同刚从泥潭里捞出来。
几个穿着简陋皮袄、满脸横肉的瓦剌小兵,像驱赶牲口一样,粗暴地推搡着他,走向一座巨大的、装饰着狰狞兽皮的帐篷。朱祁镇步履踉跄,被推得东倒西歪,眼神涣散,仿佛连站稳的力气都没有了,全然一副吓破了胆、失魂落魄的模样。
“呸!”一声毫不客气的唾弃声响起,来自秦王朱樉。他满脸鄙夷,仿佛看到了什么污秽不堪的东西:“丢人现眼!祖宗的脸都让他丢尽了!被几个小兵吓得路都走不动,也配当皇帝?”他声音洪亮,带着战场上磨砺出的粗粝,在寂静的大殿里格外刺耳。
太子朱标眉头紧锁,眼中是深深的失望与痛心。朱棣则别过脸去,不忍再看,只觉得一股血气直冲头顶,羞愤难当。这是他的血脉!他的曾孙!竟在天下人面前,在太祖和满朝文武眼前,丢尽了朱家的颜面!
然而,就在那顶象征着瓦剌最高权力的帐篷帘子被掀开的刹那,异变陡生!
天幕清晰地捕捉到了朱祁镇踏入帐篷的那一刻。仿佛被无形的线猛地扯直了身体,他那原本佝偻畏缩的脊梁,竟在踏过门槛的瞬间,硬生生地挺了起来!尽管衣衫褴褛,尽管满脸污垢,但一种属于帝王的、近乎本能的仪态,竟奇迹般地回到了他身上。
他微微抬起下巴,目光(虽然深处仍有掩饰不住的惊惶)努力地平视着端坐在虎皮大椅上、鹰视狼顾的瓦剌太师也先。当也先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蒙语厉声喝问时,朱祁镇竟然开口了!虽然听不清具体内容,但那口型,那努力维持镇定的姿态,分明是在应答!
奉天殿内,一片诡异的寂静。
蓝玉脸上的讥诮凝固了,随即化为更深的嘲弄:“呵!废物点心装相倒快!在鞑子头儿面前倒支棱起来了?刚才被小兵推搡的怂样呢?”他这话,如同在滚油里泼进一瓢冷水,瞬间点燃了朱元璋压抑到极致的怒火!
朱元璋猛地将目光从天幕上那个“装相”的重孙身上收回,如同两道烧红的烙铁,狠狠刺向阶下的朱棣!
那眼神里,是滔天的怒火,是刻骨的失望,更是“看看你教出的好后代”的无声咆哮!他气得嘴唇都在哆嗦,右手下意识地高高扬起,仿佛下一秒就要冲下去,狠狠给这个“教子无方”的儿子几个大耳刮子!
就在那怒火即将喷薄而出,朱棣已经绷紧了身体,准备承受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