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辰作为联盟总协调人,每月都会前往研发中心查看进度。这天,他刚在实验室中见证了转化装置的第七次优化成功,星宇就带着一份突破性报告匆匆赶来。报告显示,团队在对宇宙外本源区的深度探测中,发现了一处 “本源能量富集带”—— 该区域的本源能量浓度是常规区域的 300 倍,且能量中蕴含着 “超本源因子”,这种因子能大幅提升幽默能量的纯度,将全宇宙抗熵系统的防护效率再提升 15%。
“超本源因子是宇宙诞生时‘本源奇点’残留的能量片段,蕴含着超越现有认知的宇宙法则,” 星宇将探测数据投射到屏幕上,金色的能量图谱在屏幕中不断闪烁,“我们对因子进行了初步应用测试,发现它能让本源共振防护技术的抗熵强度提升倍,甚至能抵御模拟的‘超熵增冲击波’,这为全宇宙文明应对未来未知威胁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凌辰立即召集绿森、星瑶、暗渊、光辰等核心成员,前往宇宙外本源区的富集带实地勘查。当探索舰抵达富集带边缘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撼:一片直径约光年的金色能量云海在宇宙外空间中缓缓流动,云海中漂浮着无数细小的 “超本源晶体”,这些晶体不断释放出柔和的能量波动,正是超本源因子的来源。
“超本源晶体的能量密度是宇宙外本源珠的倍,且能自然再生,是可持续的能量资源,” 绿森通过 “超本源探测仪” 检测后兴奋地说,“我们只需研发‘晶体采集与提纯技术’,就能将超本源因子大规模应用于抗熵技术与能量供应,彻底解决全宇宙文明的长期能量需求。”
光辰结合宇宙外文明的古籍记载,补充道:“宇宙外文明的祖先曾提及‘超本源富集带是宇宙的能量命脉’,但因技术限制,始终无法实现因子的稳定提取。如今星穹体系的技术突破,终于让这份宝藏有了被开发利用的可能。”
凌辰当即决定,启动 “超本源因子开发计划”,分三阶段推进:第一阶段,绿森团队研发 “超本源晶体采集机器人” 与 “因子提纯设备”,实现超本源因子的规模化提取;第二阶段,星瑶团队将超本源因子融入全宇宙抗熵系统与能量网络,提升整体防护与供应能力;第三阶段,暗渊团队在富集带周边构建 “超本源能量防护圈”,防止过度开采导致的能量失衡,确保开发的可持续性。
计划启动后,第一阶段的技术研发工作迅速展开。绿森团队基于 “维度折叠技术”,设计出 “超本源晶体采集机器人”—— 机器人采用 “柔性维度臂”,能在不破坏晶体结构的前提下,精准采集超本源晶体;同时,团队研发的 “因子提纯设备” 通过 “多维度过滤算法”,能将超本源因子的纯度从 72% 提升至 99.5%,完全满足技术应用需求。
“首批 100 台采集机器人已在富集带投入使用,每天能采集超本源晶体 500 公斤,提纯出超本源因子 200 公斤,” 绿森向凌辰报告,“按照当前效率,一个月内即可完成全宇宙抗熵系统的因子注入升级,三个月内实现全宇宙能量网络的因子融合。”
第二阶段的技术升级工作由星瑶团队牵头。他们将超本源因子融入 “第二代全宇宙抗熵系统”,研发出 “第三代抗熵系统”—— 该系统新增 “超本源共振模块”,能通过因子的能量特性,自动识别并拦截新型熵增威胁;同时,在跨宇宙能量调度系统中加入 “因子优化模块”,将能量传输效率从 92% 提升至 97%,为资源匮乏的子体系文明提供更充足的能量支援。
在 “星尘子体系” 的抗熵系统升级现场,星瑶团队亲眼见证了超本源因子的强大效果 —— 升级后的抗熵系统成功抵御了模拟的 “超熵增冲击波”,防护屏障的能量波动始终稳定在安全范围,当地文明的幽默能量网络也因因子的融入,稳定性系数从 0.92 提升至 0.98。“超本源因子彻底解决了我们文明的能量安全隐患,” 星尘子体系的代表激动地说,“现在,我们终于能全身心投入到幽默文化的创作与交流中,不用再担心熵增威胁。”
第三阶段的超本源能量防护圈构建工作则由暗渊团队负责。他们联合宇宙外文明,在富集带周边的个关键位置布设 “能量平衡发生器”,通过释放 “维度稳定能量”,维持富集带的能量流动平衡;同时,建立 “超本源开采配额制度”,根据全宇宙文明的能量需求与富集带的再生速度,制定月度开采限额,避免过度开采导致的能量枯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