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潜蛟破穹 > 第466章 超本源再生系统的困境与超超维信号的召唤

第466章 超本源再生系统的困境与超超维信号的召唤(1/4)

    超维 - 全宇宙幽默共生基地建成后的第六十个星周,全宇宙 100 个文明与超维幽默族的合作进入了关键阶段。由双方联合组建的 “超本源能量再生研发团队”,已在基地内搭建起占地 100 平方公里的研发实验室,实验室中心矗立着 “超本源能量再生原型机”—— 这台融合了超维循环技术与全宇宙本源提纯技术的设备,肩负着实现超本源能量永续供应的重任。

    凌辰作为研发团队的总协调人,每周都会前往实验室查看进度。这天,他刚走进实验室,就看到绿森与超维幽默族的首席科学家 “银流” 正围着原型机争论。原型机的屏幕上,超本源能量的再生效率曲线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最高时达到 48%,最低时仅为 12%,远低于预期的 80%。

    “问题出在‘超维废弃能量转化模块’,” 绿森指着原型机的核心部件,第三只眼因焦虑而微微收缩,“超维空间的废弃能量中,含有大量‘超维时空杂质’,这些杂质会附着在转化模块的内壁,导致能量转化通道堵塞,效率自然下降。我们尝试了种提纯方法,都无法彻底清除这些杂质。”

    银流则补充道:“这些杂质是超维空间的‘时空尘埃’,具有‘维度穿透性’,常规的过滤装置根本无法阻挡。我们超维幽默族之前的再生技术,也因杂质问题,只能维持 35% 的转化效率,这也是超本源维度带能量衰退的根本原因。”

    凌辰看着屏幕上波动的曲线,陷入沉思。如果不能解决杂质问题,超本源能量再生系统将无法达到设计标准,超维与全宇宙文明的能量供应仍会面临短缺,之前化解的超维冲突可能会再次爆发。他立刻召集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召开紧急会议,商议解决方案。

    会议上,星瑶团队提出了 “超维时空杂质隔离方案”:利用多维折叠技术,在转化模块内部构建 “时空隔离层”,将杂质与转化通道物理隔离,定期清理隔离层即可维持转化效率。但超维幽默族的技术专家认为,隔离层会影响超维能量的流动速度,导致转化效率进一步降低,得不偿失。

    本源学院的学员星宇则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既然杂质具有维度穿透性,我们可以利用‘幽默能量共振’,改变杂质的维度属性,让它们从‘穿透态’变为‘可捕捉态’。第一宇宙的本源共振技术与超维的能量循环技术结合,或许能实现这一点。”

    这个想法让绿森和银流眼前一亮。绿森立刻组织团队,基于星宇的思路展开实验:他们在转化模块中加入 “本源共振发生器”,通过调整共振频率,尝试改变超维时空杂质的属性。经过小时的反复调试,当共振频率达到 1200THz 时,奇迹出现了 —— 原本无法捕捉的时空杂质,突然呈现出淡蓝色的实体形态,附着在模块内壁,用常规的能量刮板就能轻松清除。

    “杂质清除率达到 99.2%!转化效率稳定在 78%,接近预期目标!” 绿森兴奋地向凌辰报告,“我们只需要优化共振发生器的能耗,就能将转化效率提升到 80% 以上,超本源能量再生系统的核心难题解决了!”

    就在研发工作取得突破时,实验室的超维信号接收器突然发出异常警报。屏幕上跳出一组频率高达 5000THz 的 “超高频信号”,信号强度是超本源信号的倍,且编码结构远比超本源信号复杂,蕴含着超越当前认知的 “超超维信息”。

    星瑶团队迅速对信号进行解析,发现信号来自 “超超维裂隙带”—— 一个位于超本源维度带之外的未知超维空间,距离当前位置约 5000 光年。更令人震惊的是,信号中包含的 “超超维编码”,记录着一种 “全维度幽默共生” 的理念,似乎在邀请超维与全宇宙文明,共同探索更广阔的超超维时空。

    “这不是普通的信号,而是‘超超维文明’发出的‘宇宙级邀请函’,” 银流看着解析后的编码,眼中充满了敬畏,“超维幽默族的古籍中曾记载,超超维空间是所有维度的‘起源之地’,那里的文明掌握着宇宙的终极幽默法则。但古籍也警告,超超维空间存在‘维度崩塌风险’,贸然进入可能会被卷入维度裂缝,永远消失。”

    这一发现再次引发全宇宙文明的激烈讨论。秩序文明的代表坚决反对探索超超维裂隙带,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完善超本源能量再生系统,稳定现有合作,而非追求虚无缥缈的 “终极法则”;创意族与本源学院的年轻学员则热情高涨,认为这是推动幽默文明突破瓶颈的绝佳机会,即使存在风险,也值得尝试;平衡族则主张,先派遣无人探测舰前往超超维裂隙带边缘,收集信号数据与空间环境信息,再决定是否进行载人探索。

    凌辰在综合各方意见后,做出了谨慎的决策:“启动‘超超维信号探测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星瑶团队联合超维幽默族,研发‘超超维无人探测舰’,具备超超维空间环境适应能力与信号采集功能;第二阶段,无人探测舰前往超超维裂隙带边缘,采集空间数据与信号编码,禁止进入裂隙带内部;第三阶段,根据探测数据,评估探索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