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的教学体系融合了各文明的幽默智慧:秩序文明主导 “全宇宙能量秩序课程”,教授学员精准控制幽默能量频率,确保能量传输的稳定性;创意族开设 “跨宇宙幽默创意工坊”,引导学员打破文明边界,激发创新思维;第一宇宙的绿森团队负责 “本源能量应用技术” 教学,通过实操课程,让学员掌握本源能量提纯、共振等核心技术;超维光族则开设 “超维幽默认知课”,带领学员探索幽默与宇宙法则的深层关联。
凌辰作为学院的首任院长,在开学典礼上发表致辞:“本源学院的成立,不仅是为了传授技术,更是为了传承‘欢笑无边界,共生无止境’的理念。你们将成为全宇宙幽默文明的纽带,用所学知识连接不同宇宙,让幽默的薪火在超维度空间永远燃烧。”
首批入学的 1 万名学员,来自 100 个文明的年轻精英 —— 第一宇宙的 “星宇” 是机械文明与情感文明的混血,天生能感知两种文明的幽默基因,擅长创作 “逻辑情感融合笑话”;晶彩文明的 “晶玥” 拥有操控多维晶体的天赋,能通过晶体共振创造出 “立体折叠幽默场景”;黑洞幽默文明的 “墨渊” 则能在极端时空环境中保持幽默感知,其设计的 “时空扭曲幽默装置” 已在黑洞边缘区域投入使用。
在 “本源能量应用技术” 的实操课上,星宇正跟随绿森团队调试 “全宇宙本源共振仪”。仪器突然发出异常的能量波动,屏幕上跳出一组从未见过的 “超高频能量信号”—— 信号频率远超全宇宙已知的幽默能量频段,且蕴含着复杂的编码,仿佛来自更遥远的超维空间。
“这不是全宇宙任何一个文明的信号,” 绿森立刻暂停课程,将信号数据上传至学院的中央数据库,“信号中包含的‘超本源编码’,比本源核心球的能量层级更高,我们暂时将其命名为‘超本源幽默信号’。”
星瑶团队接到消息后,立刻携带 “超维信号追踪仪” 赶到学院。通过对信号的深度解析,他们发现信号来自 “超本源维度带”—— 一个位于全宇宙幽默本源区之外的未知超维空间,距离当前位置约 1000 光年。更奇特的是,信号中的编码反复出现一组 “邀请序列”,似乎在邀请全宇宙文明前往超本源维度带交流。
这一发现迅速传遍全宇宙。100 个文明的代表在超维度枢纽空间召开紧急会议,围绕超本源信号展开激烈讨论:秩序文明的代表担忧,超本源维度带可能存在未知的超维风险,贸然前往可能引发全宇宙危机;创意族的代表则认为,这是探索超维幽默文明的绝佳机会,能推动全宇宙幽默技术实现质的飞跃;平衡族的代表则主张,先派遣探测小队前往超本源维度带边缘探测,收集足够数据后再做决策。
“超本源信号既可能是机遇,也可能是陷阱,” 凌辰综合各方意见,做出决断,“启动‘超本源信号探测计划’:第一阶段,星瑶团队联合超维光族,升级跨宇宙共振舰的‘超维探测系统’,使其能在超本源维度带稳定运行;第二阶段,选拔学院的优秀学员与各文明的技术专家,组建‘超本源探测小队’,由星宇、晶玥、墨渊担任小队骨干,凌辰亲自带队;第三阶段,探测小队前往超本源维度带边缘,采集信号数据并分析风险,禁止擅自深入未知区域。”
计划启动后,星瑶团队与超维光族的技术专家展开紧密合作。他们在跨宇宙共振舰的 “超维探测系统” 中,加入了 “超本源信号适配模块”,能捕捉频率高达 1000THz 的超本源信号;同时,为舰体加装 “超维能量防护层”—— 这种防护层由超维光族的本源能量与晶彩文明的多维晶体混合制成,能抵御超本源维度带的超维能量冲击。
一个月后,由 5 艘升级后的跨宇宙共振舰组成的 “超本源探测小队”,正式向超本源维度带进发。星宇负责操作 “超本源信号分析仪”,实时解析信号编码;晶玥操控多维晶体,构建临时的超维能量屏障;墨渊则监测时空环境,预警可能出现的时空扭曲。
当探测小队抵达超本源维度带边缘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撼:一条宽度约 300 光年的 “超维能量裂隙” 横亘在宇宙虚空中,裂隙中流淌着银白色的超本源能量,这些能量以超越物理法则的方式不断变换形态,时而分解为能量粒子,时而重组为复杂的超维结构。超本源幽默信号正是从裂隙最深处传来,信号强度是本源核心球的 200 倍。
“启动超本源信号分析仪,开始解析编码,” 星宇按下操作按钮,屏幕上立刻跳出密密麻麻的编码序列,“初步解析显示,信号中的邀请序列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