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五天之中,休沐一天,劳逸结合,更合适。”
巧宝作为书院院长,有这个权力,真的就这样干。
今天恰逢休沐,她、双姐儿、赵宣宣和唐风年一起骑马出去玩耍。
唐风年带她们去看河边的碾米坊。
“这个碾米坊比较特别,不是依靠人力或者畜力,而是依靠水流的力量。”
“我喜欢水的力量,既然你们教女弟子搞器械,更应该去瞧瞧这个地方。”
一听这话,巧宝和双姐儿对视一眼,潇洒地下马,手牵手,往碾米坊跑去。
唐风年和赵宣宣把马匹的缰绳交给护卫,然后跟在巧宝和双姐儿身后。
碾米坊里的器械正在不停转动,发出很大的噪音,特别吵耳朵,而且还伴随水声。
这里不仅碾米,而且还磨面粉。
巧宝皱一皱鼻子,闻到很浓的面粉味。她和双姐儿就像好奇的小猫咪一样,到处观察,看啥都稀奇,顺便叽叽喳喳地议论。
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就问唐风年。
“爹爹,这里的器械需要像人一样休息吗?”
唐风年微笑道:“大概不需要,因为水流日夜都不休息。”
“不过,我没在这里干活,也不太懂。”
他打开钱袋,拿出用红线串成梅花状的铜钱,递到干活的人手里,然后询问他们。
得到赏钱,那些男女很欢喜,笑道:“遇到枯水期、发洪水时,肯定没法干活。”
“何况,哪有那么多粮食让我们天天从早到晚磨来磨去?”
“别人不送粮食来,我们就没事干,只能休息。”
“这些东西也要休息,否则要弄坏的,修起来很麻烦。”
赵宣宣用双手捂住耳朵,受不了噪音。
巧宝和双姐儿却喜欢这里,如同寻宝,舍不得离开。
“明天,我们把女弟子带到这里来,让她们开开眼界。”
“利用水的力量干活,人就轻松多了。”
……
两个小姑娘你一句,我一句,叽叽喳喳。
赵宣宣眼眸含笑,暗忖:我是不是老了?一点也没发现这里好玩……
这时,巧宝跑过来,一双瑞凤眼亮晶晶,右手拉扯赵宣宣的衣袖,举一反三,大声说:“娘亲,这里的器械可以磨面粉,磨得如此细腻,想必也可以磨药粉。”
赵宣宣瞬间惊喜,想一想,使劲点头。
走出碾米坊之后,巧宝又去拉扯唐风年的衣袖,兴奋地说:“爹爹,我也喜欢水的力量。”
唐风年与她对视,最擅长哄小闺女,循循善诱,说:“光是喜欢,还不够。咱们去书坊找找这方面的书,看看比咱们更聪明的人是怎么利用水干活的。”
巧宝点头如捣蒜,又骑到马背上,和双姐儿并驾齐驱,回城去,模样风风火火。
赵宣宣反而不慌不忙,笑道:“巧宝从小就是急性子。”
当初,当巧宝还是奶娃娃时,就容易急得哇哇哭。
唐风年与赵宣宣并驾齐驱,注视小闺女的背影,笑眼暖如春江水,说:“着急的人,一般懒不了。”
“算缺点,也算优点。”
赵宣宣自嘲:“难怪娘亲总骂我懒,因为我不着急。”
“这是天生注定的,怪不得我。下次见到爹娘时,我就这样对他们说。”
王玉娥和赵东阳回老家已有一年,赵宣宣越来越想他们,还想乖宝、立哥儿和李居逸,想俏儿……
秋风拂面,把她的发丝吹得凌乱,美貌却在凌乱中显得更加张扬。
他们骑马进城门后,放缓速度,避免扰民。
街道两边的男女老少都好奇地望着他们。
赵宣宣和唐风年回望他们,从笑脸和温暖的眼神里看到人心。
有十几个孩童精力特别旺盛,追在马儿后面跑。
唐风年转头问:“宣宣,你看到什么?”
赵宣宣眉开眼笑,说:“男女老少吃饱了饭,开始找别的乐子……”
唐风年忍俊不禁,翻身下马,又去扶赵宣宣,让官差牵马回官府去,他们自个儿则是去书坊帮巧宝挑书。
天知道,让巧宝主动买书有多么难。她讨厌的书,肯定比她喜欢的书更多。
街上很热闹,但书坊里相对清静。
掌柜一看到唐风年,就两眼放光,如同看到熟悉的财神爷,连忙起身迎接,笑得满面春风。
唐风年微笑道:“黄掌柜,你忙你的,我自己慢慢挑。”
黄掌柜态度殷勤,连声笑道:“好,好,慢慢挑,如果没找到合适的,就告诉我,我一定想办法。”
赵宣宣轻手轻脚地靠近巧宝和双姐儿,跟她们商量,没有代沟。
唐风年挑书很快,不像巧宝那样一知半解。
巧宝问:“这本书,家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