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恐使其骄矜。当厚赏来使,嘉奖突厥可汗,但同时亦需令安西都护府加强对新附突厥部落的管控,以防其坐大。”
李琰深以为然,立刻下旨,重赏阿史那云的弟弟及突厥来使,赐予突厥可汗大量丝绸金银,同时密令安西都护府,将这批突厥战马分散编入各军,不得单独成军,并对献马部落周边的草场划分和贸易进行更细致的规划安排,既示恩宠,又加防范。阿史那云只看到表面的风光,却不知背后早已布下了缰绳。
波斯,尼沙普尔。那个心怀异志的旧贵族法罗赫扎德,终于撞到了枪口上。
他自以为手段高明,暗中串联了几个对大唐土地政策不满的小贵族,试图拖延甚至抵制土地清查,并偷偷将一部分本该上交的税收中饱私囊。然而,他的一举一动,早已被皇城司的密探和扎兰德留下的忠心部下监视着。
主持政务的大唐首席文官在收到确凿证据后,并没有立刻发作,而是选择了一个公开场合——一次由莎赫尔娜兹公主主持的贵族议事会。
会议上,当法罗赫扎德再次倚老卖老,拐弯抹角地抱怨政策时,那位大唐文官突然发难,当场出示了他贪墨税款、煽动对抗的确凿证据!言辞犀利,逻辑严密,不容辩驳。
会场顿时一片死寂。所有贵族都惊呆了,目光聚焦在脸色瞬间惨白的法罗赫扎德身上。
莎赫尔娜兹公主事先得到了文官的密报和支持,此刻虽然内心有些紧张,但还是深吸一口气,按照事先商议好的,站起身来,面罩寒霜,用前所未有的严厉语气斥责道:“法罗赫扎德!陛下天恩,念你旧族,予以优待,你竟敢欺上瞒下,贪墨公款,煽动是非,破坏波斯复兴大业!岂能饶恕!”
她当即下令,剥夺法罗赫扎德的一切爵位和职务,查抄其部分家产充公,并未赶尽杀绝,并将其软禁于府中反省。其同党也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惩处。
这一举动雷霆万钧,震慑了所有心怀不轨的波斯贵族。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位年轻的公主展现出如此强硬和决断的一面,也看清了大唐官员支持公主的坚定态度和掌握情报的能力。此后,政令推行顺畅了许多。
事后,莎赫尔娜兹私下向那位大唐文官表示感谢,并坦言自己当时很紧张。文官恭敬地回答:“公主殿下成长迅速,陛下得知,必定欣慰。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事,殿下今日所为,方显王者之气。”
莎赫尔娜兹若有所思,她开始真正明白,权力不仅仅来自于恩赐,更来自于敢于使用和掌控它的能力与决心。
巴格达的围困又持续了一个月。城内终于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
一群饥饿绝望的士兵和市民,在一些暗中已与唐军联络的低级军官带领下,发动了暴乱。他们冲击了粮仓,又与忠于哈里发的卫队发生冲突,混乱迅速蔓延。
穆塔瓦基勒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他穿着整洁的哈里发袍服,在最后几十名绝对忠诚的古拉姆卫兵保护下,试图前往大清真寺做最后的祈祷。然而,暴乱的人群已经失去了理智,他们包围了皇宫卫队,高喊着“要面包”、“要和平”。
在一片混乱和绝望的呐喊声中,也不知道是谁射出了第一箭,混乱的厮杀开始了。当郭昕和苏庆节接到城内内应消息,率精锐部队突破一座终于被内应打开的城门冲入城内时,发现哈里发穆塔瓦基勒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身上插着好几支箭矢和长矛,他至死都圆睁着双眼,望着巴格达灰蒙蒙的天空。
伟大的阿拔斯王朝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随着哈里发的死亡,巴格达城内残存的抵抗意志彻底瓦解。唐军迅速控制了全城主要据点和府库,并张贴安民告示,稳定秩序。
持续数月的巴格达围城战,以这样一种充满戏剧性和悲剧性的方式,画上了句号。阿拉伯帝国的黄昏,终于彻底降临。
捷报以最快的速度传回长安。李琰看着战报,沉默了片刻。一代雄城,一朝倾覆,令人唏嘘,但这正是帝国扩张道路上必然的代价。
“传旨,”他缓缓开口,“厚葬穆塔瓦基勒,以示对一位帝王的尊重。妥善安抚巴格达市民,迅速恢复秩序和生计。另,昭告天下,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已成为历史,其原有疆域,暂由大唐帝国托管。令郭昕、苏庆节等妥善处理善后,准备西进叙利亚和埃及事宜。”
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地中海沿岸,投向了那片被称为“新月沃土”的富饶之地。世界的格局,正在他手中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