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 第三百六十五章 撰写《孝德颂》

第三百六十五章 撰写《孝德颂》(1/3)

    栩栩的眼睛在李孟姜制作的好眼力治疗贴,帮助下逐渐转好,不过李孟姜跟栩栩说,她的双眼完全之前,不可以去见太刺眼的阳光, 小家伙点点头乖巧回答一个“好”字。

    李孟姜向田福院院长龙葵有仔细照顾栩栩,让她的眼睛快点恢复更快一些,龙葵点头:

    “十殿下,我知道了,请您放心吧,这里的孩子们我都会平等对待的。”

    李孟姜打一个响指:“oK!有你这句话,葵葵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啦,那没有什么事情的话,我就先回去啦。”

    龙葵微微俯身:“恭送十殿下啦。”

    李孟姜回到谯国公府,她回到碧霞殿内,就坐在椅子上,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写下:

    天地初开,孝德便是根基。

    考察上古时代,对父母的爱戴与尊敬早已流传。

    看那父母的恩情,如苍天般无边无际。

    生育我们无比辛劳,抚养我们无微不至。

    饥饿时哺乳喂养,寒冷时穿衣保暖。

    在襁褓之中,父母夜夜不能安睡,守护周全,唯恐我们有丝毫闪失。

    等到我们渐渐长大,父母教诲从不疲倦,盼望着子女成才。

    启迪我们的心智,引导我们的言行,教授礼仪规范,传授道德准则。

    他们的情感深沉,心意殷切,恩情如同东海浩瀚,德行与天地相配。

    因此,子女应当尽心孝养父母。

    清晨起身向父母问安,夜晚为父母铺床侍寝,冬天为父母温暖被褥,夏天为父母扇席纳凉,用美味的食物奉养双亲。

    顺从父母的心意,不违背他们的意愿,陪伴在父母身边让他们欢喜。

    父母生病时,心中忧虑不安,亲自侍奉汤药,日夜守护,衣不解带,只愿父母身体康复。

    至于树立德行、践行正道,让父母因自己而荣耀,光耀家族门楣,这是孝道的终极目标。

    从前,虞舜的父亲愚顽、母亲嚣张、弟弟傲慢,而舜却更加孝顺友爱。

    他在历山耕种时,大象帮他耕地,鸟儿帮他除草。

    他的孝行感动天地,最终登上帝位,福泽百姓。

    曾参极为孝顺,母亲咬指他便能感应心痛。

    郭巨为奉养母亲欲埋亲子,上天赐予黄金保全孝道。

    这些都是古人孝德的楷模,为后世树立典范,光辉如同日月星辰。

    如今我大唐,圣人以美德治理天下,教化盛行。

    陛下以孝道治理天下,仁德之风远播,四海百姓心悦诚服。

    万民仰慕德行,都知晓孝悌的道义。

    因此家中有孝子,国家有忠臣,风俗淳朴美好,社稷安定祥和。

    希望我朝臣民,都心怀孝德,继承先贤的遗风。

    父亲慈爱、子女孝顺,兄长友善、弟弟恭敬,夫妇和睦,家庭融洽。

    由此推广开来,邻里之间相互帮助,乡邻之间彼此亲近,天下大同的理想,便指日可待了。

    谨此赞颂孝德,让其光辉永远昭明于后世!

    “十殿下又在写什么妙文?”

    侍女白茶抱着裘袍进来,见案头摊开的卷轴,鼻尖凑近了些,

    \"这字写得跟印出来似的,奴婢瞧着比弘文馆的课业还齐整。\"

    李孟姜用镇纸压平宣纸,墨香混着她腕间的沉水香散开来:

    “不是妙文,是本宫写的《孝德颂》。”

    说着她取过朱砂笔,在落款处盖了 \"临川郡印\",红泥落在素白宣纸上,像滴了朵带露的石榴花。

    白茶惊得裘袍滑落在地:

    “殿下自己写的?这可比《女戒》好懂多了,瞧这句 '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读着跟听故事似的。”

    她蹲身拾袍,目光扫过 \"陛下以孝治天下\" 几字,声音突然低了些,

    “只是... 陛下如今忌讳这个?”

    炭盆 \"噼啪\" 爆了火星,李孟姜伸手拨了拨鎏金香炉,龙涎香混着松烟味腾起:

    “忌讳什么?当年陛下为太上皇修大明宫,亲自督工选石,满朝都夸是孝子。”

    她将卷轴卷好,用茜素罗带捆了三道,

    “明日随本宫进宫,把这个呈给陛下。”

    白茶捏着罗带打了个结,喉间动了动:

    “前儿个听府里的管事说,陛下连龙袍都改了窄袖...”

    话未说完便被李孟姜抬手止住。

    暖阁外传来更夫打更声,已是戌时三刻,她望着窗外模糊的宫墙影子,想起上月在感业寺见到的李治

    玄色常服下露出的中衣领口,分明补了三道针脚。

    “去把石青翟衣找出来。”

    李孟姜起身打开樟木柜,樟脑味混着旧年薰香扑面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