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 第341章 盛事四方起

第341章 盛事四方起(1/2)

    贞观二十二年四月,蜀地的山道还被一层薄霜笼罩着。

    松州城的城钟还没响起,却见城西有一群蛮人举起着火把,竹矛朝着当地州府衙署蜂拥而去,他们怒吼着,悲泣着对当地的赋税征调的不满与控诉。

    “报 !”

    传令兵浑身浴血,跌撞着冲进长安城的太极殿:

    “松州蛮部突袭州城,已截断官道!”

    唐太宗将奏疏重重拍在案上,殿内铜漏的滴答声都似骤然放大。

    “梁建方!”

    他望着阶下神色凝重的右武侯将军:

    “即刻点八千羽林,星夜驰援!务必七日之内平乱!”

    梁建方领命时,甲胄还泛着昨夜值守的寒气。

    他深知松州地势险峻,蛮人熟悉山林,强攻必损兵折将。

    于是率部绕道险峻的子午谷,在松州西南的鹰嘴崖设下埋伏。

    三日后,果然见蛮人主力追着唐军 “溃兵” 入谷。

    “放箭!”

    随着一声令下,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下。

    蛮人首领勒住受惊的战马,望着两侧突然现身的唐军,目眦欲裂:

    “中了奸计!撤!”

    然而退路已被梁建方提前截断,山谷中回荡着喊杀声与哀嚎声。

    这场伏击战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

    当最后一个蛮兵倒在血泊中,梁建方踩着满地狼藉,拎起叛军首领的首级。

    此人脖颈处还戴着象征蛮部首领的青铜项圈,此刻却沾满血污。

    捷报传回长安时,唐太宗正在批阅奏章。

    他看着 “四月丁巳,松州叛乱已平” 的字句,良久才将奏疏递给身旁的长孙无忌:

    “梁建方用兵如神,此役既平,蜀地可安矣。”

    而在千里之外的松州城,幸存的蛮人望着城头飘扬的唐军战旗,终于明白,这大唐的疆土,容不得半点僭越。

    同年五月,长安城的暑气刚起,太极殿内便传来旨意。

    李世民将刻有商州印鉴的文书推至案前,目光扫过阶下的周道务:

    “商州扼守武关,往来商贾流民混杂,你去后须整顿吏治,莫负朕望。”

    周道务伏地叩首时,官袍上的银线蟒纹在烛火下微微发亮,他余光瞥见屏风后影影绰绰的宫娥,知道这道任命早已在朝堂掀起波澜。

    消息传到司戏司那日,李孟姜正在校勘新排的《兰陵王入阵曲》曲谱。檀

    木案几上,朱砂笔在黄麻纸上洇出深色痕迹,她忽然将笔一掷:

    “备马,去见小银簪。”

    当她踩着暮色踏入小银簪的偏院,正撞见对方在清点戏服箱笼,绛紫色的水袖垂落满地,像极了宫墙下未扫净的残花。

    “这些年,司戏司的暗账都在西厢房第三格抽屉。”

    李孟姜将鎏金钥匙塞进小银簪掌心:

    “遇到礼部刁难,就提三年前给文德皇后忌辰献演的旧例。”

    小银簪突然跪下,发髻上的银雀步摇撞出细碎声响:

    “公主放心,奴婢就算拼了命,也守好这摊子。”

    离京那日,李孟姜站在朱雀大街回望。

    巍峨的承天门在烈日下泛着冷光,街边小贩的叫卖声混着马车轱辘声,她摸了摸袖中藏着的现代商业札记 那是她穿越十年间偷偷记下的生财门道。

    周道务牵过缰绳,见她盯着街边货郎的算盘出神,低声笑道:

    “可是又有了主意?”

    马车驶入商州地界时,李孟姜展开泛黄的舆图,指尖划过武关要道:

    “此地南来北往的镖队不少,咱们就开家‘申通镖局’的分店吧。”

    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

    “先从护送丝绸茶叶做起,再慢慢往西域拓展。”

    周道务摩挲着舆图上的朱砂标记,忽然想起成婚那日,眼前人也是这般胸有成竹的模样。

    深夜投宿驿站,李孟姜在油灯下翻开儿子周季重的启蒙书。

    烛火摇曳间,她仿佛看见史书里那个轻信幕僚、死于非命的少年。

    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在心里盘算:明日起要寻个既通兵法又懂商贾的先生,每月还要带孩子去市井历练 有些错,绝不能再犯。

    更鼓声传来时,周道务推门而入,见案头摆着新拟的镖局章程,最末一行小字写着 “用人需察其心”

    周道务望着妻子映在墙上的剪影,忽然读懂她眼底的锋芒 ,这趟外放并非避世,而是在盛世棋局中落子。

    同年六月丙寅,烈日将河北官道晒得发烫,张行成的朱漆马车碾过扬尘,绯色官袍在符节映衬下更显威严。

    赵郡村头老槐树下,从军遗孀李氏正给孩童们讲丈夫在辽东的战事,忽被一声 “陛下圣谕到” 打断。

    张行成展开明黄诏书时,蝉鸣声都似弱了几分:

    “州县即刻代耕代种,保秋收无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