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梦幻旅游者 > 第311章 金钗井影

第311章 金钗井影(1/3)

    一.金钏之死

    盛夏的荣国府,午后格外静谧。王夫人躺在凉榻上小憩,金钏跪在踏脚上轻轻捶腿。窗外蝉鸣聒噪,室内只有冰鉴散发的丝丝凉气和若有若无的沉香。

    宝玉蹑手蹑脚地溜进来,看见母亲似乎睡着了,便凑到金钏耳边说:“明儿我跟太太讨了你,咱们在一处吧。”金钏抿嘴一笑,并不睁眼,只低声道:“你急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她原是句玩笑话,却不料王夫人突然翻身坐起,照着她脸上就是一记耳光。

    “下作小娼妇!”王夫人气得浑身发抖,“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

    金钏扑通跪地,脸色煞白:“太太恕罪,我再不敢了!”

    王夫人却丝毫不容情面,当即唤来管家媳妇,要将金钏撵出去。任凭金钏如何磕头求饶,王夫人只是铁青着脸不为所动。宝玉早吓得一溜烟跑了。

    三日后,噩耗传来——金钏跳井自尽了。

    王夫人坐在炕上抹泪,对前来请安的宝钗哭诉:“那孩子跟了我十来年,比我的女儿也差不多...谁知她竟这般糊涂!”

    宝钗温声劝慰:“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是在井跟前憨玩,失了脚掉下去的。”

    王夫人叹道:“话虽如此,我到底心里不安。”

    “姨娘不必念念于兹。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

    王夫人点头,忽然想起什么:“正要给她做两套新衣裳妆裹,偏生这几日裁缝忙不过来。”

    宝钗立即道:“我前儿倒做了两套,拿来给她岂不省事?况且她活着的时候,也常穿我的旧衣裳,身量都差不多。”

    王夫人握着宝钗的手,眼圈又红了:“好孩子,难为你想得周到。”

    二. 旧衣新葬

    宝钗回到梨香院,吩咐莺儿开箱取那两套新衣。那是浅碧色和鹅黄色的两套衫裙,用的是上好的杭绸,原是预备着过节穿的。

    莺儿有些舍不得:“姑娘好容易做的新衣裳,一次还没上过身呢。” 宝钗淡淡道:“横竖放着也是放着,给了她去罢。” 莺儿嘟囔道:“金钏不过是个丫头,也配穿姑娘的衣裳?” 宝钗瞥了她一眼,莺儿立刻不敢多言,默默包好衣服。

    金钏入殓那日,宝钗远远看着。那具被井水泡得发白的身体套在她崭新的衣裳里,显得格外刺目。金钏的手腕上还戴着那只熟悉的虾须镯,那是王夫人去年赏的。钏与钗,都是金银首饰,都是妆点容颜的物件,也都离不开一个“金”字。

    宝钗忽然觉得一阵寒意。金钏活着时穿她的旧衣,死了竟穿她的新衣离去,这般纠缠不清,仿佛冥冥中自有定数。

    王夫人站在井边垂泪,看上去悲痛欲绝。府里下人们都在窃窃私语:“太太待金钏真是没得说,比亲闺女还疼呢!” 只有宝钗看得分明——那眼泪里,七分是怕担恶名,二分是自怜自艾,唯独剩下一分,也不知是不是真的为金钏而流。

    回到房中,宝钗独坐出神。她想起金钏生前常来梨香院送东西,有时是王夫人赏的点心,有时是宫里头赐的绢花。金钏总爱试穿她的衣裳,两人身量相仿,穿起来都合身。 “姑娘的衣裳真好看,”金钏曾对着铜镜左照右照,眼中满是艳羡,“我若能天天穿这样的衣裳,死也值了。” 谁知一语成谶。

    三. 如母如女

    金钏死后,王夫人待宝钗越发亲厚。今日送一碗冰糖燕窝,明日赠一匹云锦妆花缎,逢人便夸:“宝丫头稳重懂事,比我那两个孽障强多了!”

    这日又请宝钗过来吃茶,说起宝玉近日不肯好好读书,王夫人愁容满面:“若有你这样一个亲妹妹时常劝着,或许还能听进去几句。”

    宝钗会意,却只微笑:“宝兄弟天资聪颖,不过贪玩些。男孩子这个年纪都是如此的,姨娘不必过于忧虑。”

    王夫人拉着她的手叹道:“我如今只剩这一个指望,若他不能成才,我往后依靠谁去?你虽不是我生的,却比迎春、探春更知我的心。”

    宝钗低眉顺眼:“姨娘说哪里话,能得姨娘青眼,是我的福分。”

    出了王夫人院子,莺儿小声说:“太太待姑娘真好,比对林姑娘还亲近呢。” 宝钗不语,只抬头望天。烈日当空,晃得人睁不开眼,她却无端想起那口幽深的井。

    过了几日,宝玉又来寻宝钗说话,提起金钏,不禁唏嘘:“好好一个人,说没就没了。那日若不是我...”

    宝钗打断他:“过去的事还提它做什么?你只记得这个教训,往后言行谨慎些便是对得起她了。”说着取出才做的针线,“这是我给你绣的笔袋,上面的劝学诗是我亲手写的。你如今也该收收心,好生读书上进才是。”

    宝玉接过笔袋,见上面用工楷绣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顿时兴致索然,勉强道谢便告辞了。

    莺儿不解:“姑娘何苦又招他不自在?” 宝钗望着宝玉远去的背影,轻声道:“我既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