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早朝,都在讨论这件事。
保守的官员觉得毕竟事关后族,应该从轻处置;也有一些官员觉得宁州之事影响恶劣,务必明正典刑,从严处置,警告后来人。
就在此刻。
门外之人进来禀报,“启禀陛下,皇后娘娘在殿外求见。”
大臣们皱着眉,议论纷纷。
“这里是朝政大殿,皇后娘娘怎可前来。”
“是啊,这于理不合。”
其实众人更担心皇后是来求情的,担心对方将陛下架在空中下不来,于是有人出声阻止。
“陛下,此处是大臣上朝的朝政大殿,皇后娘娘怎可前来,请陛下着人将娘娘请回去。”
其实皇后此次能来也是沈羡之的暗示,他佯装略作思考道:“既然皇后前来,想必有重要的事情,将人请进来。”
没一会儿,胡皇后身着皇后朝服走进朝政大殿,然后行礼道:“臣妾拜见陛下。”
沈羡之抬手示意起身,“免礼,朕与百官正在议事,不知皇后前来有何要事?”
只见皇后并未起身,而是行大礼跪在地砖之上,恭敬道:“陛下,胡氏一族犯了大错,是臣妾监管不严之责,还请陛下治罪。”
沈羡之亲自走下来,正要将人扶起,“皇后言重了,你是皇后母仪天下,你是你,胡氏是胡氏。”
胡皇后并未起身,继续跪拜下去,“虽然陛下宽宏大量,但如陛下所言,臣妾是皇后理应母仪天下,正因如此,臣妾才不能姑息养奸,胡氏一族犯了重罪,臣妾恳请陛下依法处置,万万不可因臣妾姑息养奸。”
沈羡之又一次扶起皇后,“皇后深明大义,朕必定会依律行事,秉公处置。”
“臣妾拜谢陛下。”胡皇后见目的已经达到,便顺势起身。
“皇后娘娘深明大义,臣等拜服。”
朝堂之上,大臣们原本还带着些许疑虑的目光,此刻都转变态度。原本主张从轻处置的官员,也不再言语。
沈羡之看着胡皇后,眼中满是赞赏,“有皇后如此贤德,实乃朕之幸,国家之幸。”随后让皇后退下。
“既然皇后大义灭亲,那便依方才所言,依法秉公处置!”其实今天无论胡皇后来不来,沈羡之都会按大晟律法处置的。
对于胡氏一族的处置很快定下,依律严惩,绝不姑息。而此次正好表现出皇后大义灭亲,颇具国母之风,也体现了她的胸怀宽广,在之后三皇子的储君之位也能稳固一些。
虽说三皇子不过是一个刚满周岁不久的婴孩,看不出将来的才能,但沈羡之如今的想法已与以前大不相同。
以前只觉得能力最重要,可当他站在这个位子上,便明白嫡长继承的重要性,一点一旦开了立贤的意思,所有皇子看见希望必定起争夺之心,到时候国家必定动荡,所以稳最重要,起码利大于弊。
胡家之事有了决定后,黎大人站出来说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黎卿有何本要奏?”
黎大人拱手道:“启禀陛下,南离内部大乱,南离三皇子谋逆,几乎将手足斩杀殆尽,只有五皇子侥幸逃脱,如今已经入京求助。”
“竟有此事?”沈羡之自然知道。
“陛下,南离内部动乱,如今有五皇子进京求助,咱们大晟身为宗主国,自然应该助其夺回南离。”兵部尚书刘海明说道。
户部尚书也站出来说道:“陛下,如今云澜河水运已通,到时候粮草可以从宁州码头运送。”
此刻,好些人这才明白原来陛下早有攻打南离之心,怪不得对胡氏一族严加处罚,这是为了让水运畅通无阻。
“南离三皇子谋杀手足,实乃十恶不赦之罪,大晟乃是礼仪之邦,又是宗主国,自然要为南离五皇子主持公道,择日讨伐南离三皇子。”沈羡之面上看不出任何情绪。
“臣等遵旨!”
散朝后,沈羡之去找了胡皇后,携手漫步于御花园。
“看来你明白了朕的意思,不过也让朕刮目相看。”沈羡之说道。
胡皇后盈盈一笑,“陛下以天下为重,臣妾身为皇后,自当以身作则,不能让陛下为难。”
沈羡之回以笑容,这段时间针对胡氏一族的清查处置,看似是他主张,胡皇后配合。但同时也是他对皇后的考验,若是通过这一关,今后必定是帝后同心,若是没通过,自然也有没通过的结果。
“承胤(三皇子)也过了周岁,东宫也应该修缮起来了。”沈羡之的这句话,彻底安了胡皇后的心。
果然,胡皇后脸上的笑容盛,“自然是陛下做主,来日让工部去办。”
“他是嫡子,自然不同些。”
紧接着,当大军出发之后,沈羡之便对外公布立三皇子沈承胤为太子,着礼部准备册封仪式,工部重新修缮东宫。
青萝以前是陛下身边的侍女,如今养育着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