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 > 第839章 平辽之战(上)

第839章 平辽之战(上)(1/3)

    夏日的辽水,还裹挟着少许泥沙,奔腾向海。

    两岸芦苇丛生,在热风中发出沙沙响声,偶有水鸟惊起,掠过河面,消失在岸边密林之中。

    司马懿伫立岸边,眯着眼望向远处,那是辽隧城的方向,

    “兄长,辽隧那边,主力战兵,不过八千左右,三万大军其余部队,不过也是凑数的部队而已。”

    年轻的司马敏快步走来,送上了最新更新的情报。

    司马懿微微颔首,目光依旧不变。

    “公孙康在后方养伤,又把嫡子公孙晃留在身边,却不知次子公孙渊年轻气盛,稍加布置,就能让他辽东,万劫不复。”

    “他以为辽水在此,我不会轻易渡过,却不知险在人心,不在山河。我自将兵马置于险地,他又岂能不上当。”

    司马敏顺着兄长的目光望去,心中反倒是有些犹豫。“兄长真要亲自渡河?四万大军中,两万皆是新募壮丁,若是稍有不慎。”

    “若是败了,多半是全军覆没,即便是得胜,也是惨胜。”

    司马懿接过话来,语气却出奇的平静。

    “所以对面,公孙渊小儿才会上当。”

    “而且即便是惨胜又如何,死的人,又不是咱们的人。”

    他转身面向弟弟,四十多岁的曹魏幽州大都督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锐利。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公孙家毕竟占据辽东多年,根深蒂固,正面强攻辽隧,绝非上策。”

    “所以兄长准备佯攻辽隧,实际上则是偷渡辽河,实取襄平?”

    司马懿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卷羊皮地图展开。

    “你亲自领一千死士,今夜子时从此处潜渡。”

    他指向下游一处弯道,低声吩咐道:“渡后焚毁,公孙家在周边的小股囤粮,制造混乱,吸引敌军注意力,我亲率三千曲部,从别处浅滩过河,直扑襄平。”

    司马敏倒吸一口凉气:“兄长,仅三千人攻襄平?是否托大了,光是那城中守军,都不下万余人,更何况,听闻袁尚残部,也在那附近,少说也有五六千人马。”

    对于自家幼弟的担忧,司马懿却很玩味地笑了笑,在地图上点出一处山谷。

    “公孙渊性骄,见我兵少,必亲率精兵追击。”

    “此地名狼啸峪,两侧高峻,中有狭道。你焚粮后速至此设伏,待我引敌入瓮。”

    “若是他不追击呢?”

    “他必定前来。”司马懿卷起地图,目光如炬,对此很有把握。

    “少年得志者,最忌被人轻视。我以三千兵直捣襄平,他若不追,如何给公孙康交代,又如何能压过在后方的兄弟公孙晃?”

    司马明仍面露忧色:“那四万幽州军,当如何安排?”

    “冯焕等将,皆曹丕选拔,非我心腹。新兵怯战,诸将观望。也是常理。”

    司马懿语气转冷,没有丝毫感情:“待我破敌,他们自会来附。”

    是夜,月隐星稀。

    司马敏率死士悄无声息渡河,如鬼魅般潜入对岸。

    不多时,辽隧东南方向,火光冲天,喊杀声骤起。

    与此同时,司马懿亲率两千精锐从另外一处浅滩涉水而过。而且不做任何掩饰,沿路袭击辽东各处城镇,方向直指襄平。

    翌日一早,辽隧城内,公孙渊便接到数道军情。

    “曹军精锐,趁夜渡河。”

    “东南粮仓被袭,襄平方向,频频示警。”

    听闻传令兵到来的消息,公孙渊猛地站起,金甲铿然。此刻,因愤怒而面容扭曲。

    “我军主力尚在,司马老贼,安敢如此?”

    他盯着带来消息的传令兵问道:“打探清楚没有,司马懿带了多少人偷渡?”

    “你们这些沿河巡视的人,都是瞎子不成,这都看不到吗?”

    那传令兵低头,为难道:“后面传来的消息,说是约莫三四千轻骑而已,都打着司马家的旗号,多半是司马懿自己的曲部精锐。”

    厅中,一时哗然,居然是司马懿亲自率领自己的亲卫精锐,也就是少量兵马偷渡,难怪没有被第一时间发现。

    老将杨祚蹙眉上前:“少将军,司马懿狡诈多谋,以少量兵马来攻,恐怕有诈。”

    公孙渊冷笑:“司马懿到幽州不久,麾下多是新兵,能有何诈?当年曹操破袁绍,也是曹操亲自率领三五千精锐,突袭乌巢大营。

    “这司马懿一定以为我大军都在这里,又有他几万幽州壮丁在外面虚张声势,我便不敢轻举妄动,他正好切断我军粮草补给,待我军粮草不济,被迫后撤时,他再率军掩杀。”

    最后,他环视诸将,说道:“我亲率一万精兵,出城追击,必生擒司马懿,悬首城门!”

    杨祚急劝:“少将军,大王特地把西楚徐庶的书信送来前线,就是叮嘱我等固守待机。司马懿多谋,轻易出战,恐有不妥啊。”

    “不必多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