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司马懿以数千兵犯我疆土,若任其猖狂,我公孙家颜面何存?我意已决,点兵出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辰时三刻,城门洞开,公孙渊金甲红袍,一马当先。
杨祚心中担忧,但面前还有数万幽州大军来袭,他不能轻易离开,只能让卑衍为副将,跟着公孙渊一起出发。
万人士兵鱼贯而出,旌旗蔽日,追着司马懿所部前进方向而去。
半日之后。
“将军,前方已入狼啸峪,地势险峻,恐有埋伏。”副将卑衍,想要拦下公孙渊,好心提醒。
公孙渊勒马观察,见两侧山势陡峭,中间一条狭道,幽深难测。
“且派出斥候,进去探查一番。”
很快,斥候回报,在峡谷另外一侧发现了司马懿军队的身影,司马懿的军队并未在峡谷中停留,而是快速通过峡谷,继续向襄平方向而去。
公孙渊沉吟片刻,但还是决定继续追击。
“司马懿就在眼前,被我军追得狼狈不堪,哪里有时间做埋伏,我们还是速速追击。”
“传令全军,加速前进,生擒司马懿者,我赏赐千金。”
万人士兵涌入狭道,追约三里,忽听一声炮响,两侧山头涌现无数曹兵。
接着,滚木礌石如雨而下,箭矢密集如蝗。
埋伏在这里的,正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敏的部队,在辽东郡斥候进来山谷探查时,他们一直耐心潜藏,还故意让对方看到了司马懿部队的尾巴。
此刻,司马敏站在东侧山崖上,令旗挥动,伏兵齐出。
“中,中计啦!”
卑衍大惊,来不及埋怨,急忙护住公孙渊,想要带着他一起后撤。
然而为时已晚,入口已被乱石堵死。
山谷中,顿时成为修罗场。公孙军被狭长地势限制,首尾不能相顾,人马相踏,死伤无数。
“不要从两头突围,所有人,跟着我一起,杀上山去。”卑衍见路口被堵住,知道不是一下子可以打开通路的。
又见两侧山坡上的曹魏军队,人数并不多,立刻察觉到,眼前唯一的机会,便是冲上山去,占领高地。
“少将军,等下我率军突袭敌军阵地,您带着亲卫部队,速速从侧翼突围。”
“若是能有转机,可从侧面协助一二,若无机会,还请少将军,快速返回襄平。在西楚援军到来之前,切莫再出城迎战。”
公孙渊在卑衍的提醒下,仔细观察两侧曹军,发现虽然旌旗招展,但实际敌人并不多,自己可是有万余大军,即便是一时间处于劣势,但还是有希望完成反杀的。
“好,就依将军!”
商议完成后,两人各自率领军队,放弃了战马,率领部队,步行爬坡冲锋,想要搏一线生机。
司马敏的部队,虽然占据地利优势,又早有布置,但他毕竟人少,只有一千余人,若是对面真不顾伤亡,恢复理智,拼死杀上来,他还真就未必挡得住。
“杀!”
好在,就在这时候,山谷出口那边,又响起一声号炮声。
明明已经离开的司马懿部队,居然又反身杀了回来。
一时间,刚刚鼓起勇气,放弃战马,步行作战的辽东军,忽然就陷入了包夹之中。
混乱之中,司马敏找到机会,指挥弓弩手,一阵齐射,将卑衍射杀。
失去指挥的辽东军,更是乱成了一锅粥。
万余大军,被杀大半,小部分被俘虏后,成为了司马懿特地留下,当做“喂刀”部队。
倒是公孙渊,在混乱之中,得益于亲卫的拼死保护,最后带着三五个人人狼狈逃走。
至于他的逃走,司马懿似乎早有准备,而且,似乎是有意如此安排。
这场伏击战的胜利,和公孙康新传来的军令,让守在辽隧一线的杨祚,当即放弃了这边所有的军备物资,带着剩余的两万“主力”,连夜撤退,返回襄平。
就连军粮都不敢焚烧,怕让对面的幽州军察觉。
而战前,一直犹犹豫豫,反对出战的幽州军诸将,在得到了司马懿大胜的消息后,各个都亢奋非常。
“我就知道,司马大都督,乃是奇才,有他带着我们,我们定能平定辽东!”
刘茂掀帐而入,脸上满是兴奋。
而冯焕脸上则有些尴尬,幽州诸将中,他对司马懿的不信任,表现的最为明显,此刻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
“报!”
还好,传令兵的消息,让他掩盖了自己内心的不安。
“辽隧城内敌军,已全部撤离,所有军资粮草,全数保留,似乎撤得极快。”
冯焕眼中闪过一丝懊恼,是啊,敌军士气低迷,人数又少,自己应该是错过机会了。
刘茂得到消息后,更加得意了。
“哈哈哈,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