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老大也不傻嘛!”
系统不言不语陪着。
镇神塔道:“也许原主所在那一世,江老大和姜红也反抗过,只是随着福宝长大,江家人见到了福宝创造的利益,江老大两口子才慢慢的不再反抗。”
敖青若有所思的点头,“算了,不想那么多了,重要的是当下;戏看完了,我也该回去了。”
龙魂回到肉身,睁开眼便见江老大已经回来了。
“你跟爹闹的这么厉害,能行吗?”姜红轻轻拍着女儿的襁褓,略显忧心的问。
“不怕,除非爹娘以后不想我给他们养老了。”
江老大有恃无恐。
姜红听后觉得有道理,不再纠结这个问题,反正谁也不能触犯他们这一房的利益;依照老太太偏爱福宝的行径来看,只要他们让了一步,以后就会有无数步的退让,永无止境。
“咱们家乖乖的名字怎么办?我们都不会取名,爹娘肯定不会管的。”
“我去找六爷爷,他是读书人,取名应该会好听。”
敖青又发现了一点不同,原主所在那一世,她的名字是被江老太直接定性的。
江老大说到做到,姜红坐月子剩下的小米装上一碗,出门去找江氏一族德高望重的六爷去了。
江六爷见他过来,奇怪的问道:“横平,你怎么过来了?”
“六爷爷,我来是想请您帮小女取个名字。”
“你家幺闺出生一个月了还没取名?”江六爷蹙眉。
江老大满脸无奈,手里端的一碗小米放桌上,“我和孩子娘都不会取名,这不求到了您这儿来了。”
江六爷是知道的,他家三房那个闺女出生就取名了,叫福宝呢。
得大福气才能压得住这个名儿?
三房的闺女取名了,大房的闺女现在也没个正经名字。
“你把你闺女抱来我看看。”
江老大愣怔了一下,以为听错了;但见江六爷蹙眉盯着他,江老大一下子来了精神。
“行,好,我这就去,六爷爷您等等,我马上回来。”
江老大回到家,跟姜红说了一声,抱着孩子就来了江六爷这里。
江六爷什么也没说,接过了他怀里的孩子;白白净净,养了一个胖乎了,眼睛又大又亮,透着一股子灵气儿。
“啊呀,呜呜。”
敖青配合着吐泡泡。
江六爷皱着眉头总算舒展开了,他还没见过三房的福宝,不知道长什么样儿;只大房的幺闺,他倒是看到了,是个有灵气儿的。
他盯着敖青看了好一会儿,正要挪开眼的时候,却晃眼看到了敖青眉心似乎有金光闪现。定睛一看,什么也没有。
应该是看错了。
人老了,眼神不好使了。
即便想着看错了,他也把之前想好的名字改了。
“你家幺闺是个有灵气的,圆脸盘子跟观音菩萨坐下的龙女似的;观音菩萨慈悲为怀,你家这小闺女一出生就遇到了事儿,不如取妙善之名镇一镇。”
江家两女前后脚出生,只相隔一天。
三房的叫福宝,听说江横平他爹娘喜欢的跟什么似的,天天说他们的福宝有福气;反而大房的小闺女没听他们提起过。
说她一出生就遇到了事儿也没错,就跟被压住了命一样。
福宝就是压在她身上的大山。
就算是阴差阳错促成的这结果,大房的小闺女也确确实实被人压了一头。
江六爷活了八十几年,看人看事儿准,虽是眼花,但这小闺女确实灵气十足;他一见就心情舒畅,想多看看她。
他也不奇怪这种变化。
人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喜欢亲近有灵气的孩子,沾沾孩子身上的灵气也正常。
江老大瞅着襁褓里的女儿,嘀嘀咕咕的欢喜开了。
“妙善,江妙善,好名字,好听!谢谢六爷爷,我闺女就叫江妙善!”
江六爷满意一笑,抱着江妙善舍不得松手,“以后多带妙善来看看我这个老头子,我也不知道还有你几天日子了,能多看一眼妙善也是好的。”
“好,我一定经常带妙善来探望您。”
江老大欢欢喜喜辞别江六爷,抱着女儿回家第一件事就宣布他闺女的名字。
“爹娘,我家乖乖以后就叫妙善,江妙善!六爷爷取的名儿,好听吧。”
二房三房,乃至大房的姜红和江淮、江海都是一愣。
妙善妙善,听着就是好名字。
三房两口子心里不好受,他们的福宝在妙善二字面前生生成了土里土气的名儿。
江老爷子苦笑,他都忘了大房还有一个没取名儿的孩子,不怪老大对他们意见那么大。
“江妙善,确实是好名儿,在咱们江家村数一数二的好。”
村里人没读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