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的网络,像大地的神经,在黑暗里传递着永远不会中断的信号:
“信仰不是单向的朝圣,是双向的凝视——我们看着神,神也该看着我们,看着我们的血,看着我们的痛,看着我们用裂痕拼成的、属于自己的光。”
血色念珠最终在海底石化,成为矿毒荧光的核心。它的表面布满贝壳与珊瑚的痕迹,却在最深处,藏着四幕永远不会褪色的残像:天草雪的血手还在画“人”,吉田的镜片还在映晨光,费尔南多的银珠还在滚向母亲,阿国的矿镐还在挥向天空——而它们共同组成的,不是神的圣像,是凡人的自画像,带着伤,带着光,带着永远不会被熄灭的、对真相的渴望。
当最后一块念珠化石沉入海沟,矿毒荧光却顺着地幔流动,在地球的核心发出微响。那是四百年前的血与火,是四万个凡人的魂,是无数次“为什么”的追问,最终汇成的、最轻柔却最坚定的声音:
“神啊,当我们用身体刻你的名字时,你看见的,到底是我们的虔诚,还是你自己的不完整?
而我们看见的,从来不是你的荣光,是我们自己——在裂痕里生长,在疼痛里发光,在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里,长出比信仰更强大的、属于人的力量。”
从此,大地深处多了一份祷文。它不是写在羊皮纸上,不是刻在岩盐上,是藏在矿毒里,混在血液里,嵌在每个凡人的身体里——当你俯下身,贴近矿石,或许能听见它的回响:那是天草雪的血在流,是吉田的火在烧,是费尔南多的银在颤,是阿国的镐在响,是所有被信仰割裂的灵魂,在黑暗里,共同唱着的、属于凡人的、带毒却温暖的安魂曲。
而血色念珠的光,终将随地质运动,在千万年后的某天,重新浮出地表。那时的人类会看见,在矿石的结晶里,在大地的裂痕里,在每个曾经流血的位置,都刻着同一个答案——不是神给的,是凡人自己写的:
“我们存在过,我们追问过,我们用身体证明过——比信仰更重要的,是成为自己的神,在裂痕里,种出属于自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