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736

大明锦衣卫736(6/11)

的问题...\"他看向军中的谋士陈知墨,\"陈先生,你精通天文地理,能否想办法让火铳瞄准不受船只移动的影响?\"

    陈知墨抚着下巴,思考良久后说道:\"或许可以借鉴浑天仪的原理,制作一个可旋转的万向支架,让火铳能够灵活调整角度,实时锁定目标。\"陆明远眼睛一亮:\"好!就这么办!时间紧迫,大家立刻动手!\"

    接下来的几天,匠作营里灯火通明。工匠们日夜赶工,调制防护漆,打造万向支架;士兵们则在陆明远的带领下,在油污模拟的环境中反复练习装填和射击。而海面上,倭寇也没有再次发动攻击,似乎在等待明军露出破绽。

    三日后,当倭寇船队再次来袭时,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军的防御工事焕然一新。黄铜铰链表面覆盖着一层漆黑的防护层,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织田信长冷笑道:\"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继续攻击!\"

    硫磺胶泥再次泼向明军阵地,但这次却只在防护层上留下一些白色痕迹,无法再对黄铜造成实质性伤害。陆明远见状,果断下令:\"反击!\"

    改良后的三连装火铳发挥出了惊人的威力。万向支架让火铳能够迅速跟随倭寇船只的移动,调整射击角度。而士兵们经过训练,也克服了油污带来的影响。一枚枚弹丸精准地飞向倭寇船队,安宅船的甲板上腾起阵阵硝烟。

    织田信长没想到明军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如此有效的应对,脸色变得阴沉起来。他挥手示意船队改变战术,试图用更复杂的机动摆脱明军的攻击。但陆明远早有准备,他让士兵们采用区域覆盖射击,无论倭寇船只如何移动,都难逃弹雨的覆盖。

    战斗持续到黄昏,倭寇终于支撑不住,开始撤退。看着远去的倭寇船队,陆明远知道,这只是一场阶段性的胜利。在这场科技与智慧的较量中,没有永远的赢家,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未来的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后,陆明远更加重视火器的研发和改进。他在军中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召集各地的能工巧匠和学者,共同探索火器发展的新方向。而倭寇那边,也在总结失败的教训,谋划着新的战术和武器。一场更大规模的科技博弈,正在东海的波涛下悄然酝酿。

    浊浪铳影

    咸腥的海风掠过安宅船的甲板,织田信长手扶鎏金船舵,看着明军阵地腾起的火舌,忽然仰头大笑。他腰间的备前长光在硝烟中泛着冷光,刀刃上尚未干涸的血迹,是三日前突袭台州时留下的战利品。

    \"继续释放油污!\"织田信长的声音压过轰鸣的炮火。甲板下顿时传来沉重的拖拽声,数十个裹着桐油布的木桶被推到船舷。倭寇们撬开桶盖,刺鼻的鱼油混着桐油倾泻而下,在海面铺展出大片青黑色的油膜,黏稠的液体随着波浪翻涌,如同某种蛰伏的海兽。

    明军阵地上,陆明远盯着三连装火铳喷出的火光。阴阳膛线带来的精准度超乎预期,首波攻击便击中两艘倭寇小船。但当他准备下令第二轮齐射时,却发现士兵们的动作突然变得迟缓。

    \"百户!枪托打滑,握不住了!\"一名火铳手焦急的呼喊传来。陆明远这才注意到,海面上漂浮的油污已经随着海风蔓延到岸边。士兵们的手掌和火铳木质握把沾满黏液,每一次装填弹药都要花费数倍力气去固定枪身。原本流畅的射击节奏被彻底打乱,火铳发射的间隔越来越长。

    织田信长见状,笑容愈发张狂:\"山本,看好了。这世上没有攻不破的铜墙铁壁。\"他转头看向身旁的谋士山本勘助,后者正用折扇轻点海图:\"大人英明。明军的九转冷淬黄铜虽硬,却敌不过流体之变。\"说着,他指向海面那些扭曲的油纹,\"油污不仅影响装填,更会改变弹丸轨迹——潮湿的火药、黏腻的空气,都会让他们引以为傲的精度化为乌有。\"

    陆明远蹲下身,指尖蹭过沾满油污的火铳握把。触感让他心头一震:这种混合油脂不仅具有极强的黏性,还带着诡异的滑腻感。他突然想起《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水火相激\"之法,或许可以利用某种物质的吸附性来化解。

    \"传令下去,收集草木灰!\"陆明远突然起身,\"让伙房把灶灰全部运来,再去砍些芦苇杆!\"士兵们虽不明所以,仍立刻执行命令。很快,阵地上堆满了灰白色的草木灰和捆扎好的芦苇。

    与此同时,倭寇的攻击愈发猛烈。硫磺胶泥如同雨点般砸在防御工事上,涂着防护漆的黄铜铰链发出\"滋滋\"的腐蚀声。织田信长看着明军手忙脚乱的模样,抽出长刀指向天空:\"放烟雾弹!让他们连目标都看不见!\"

    浓烟升起的刹那,陆明远已经完成了试验。他将草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