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身突然传来龙骨深处的嗡鸣,仿佛沉睡的巨兽正在苏醒。徐沧溟将星盘按在甲板上,金液顺着缝隙渗入船体,所过之处腐朽的木板重新焕发生机。他望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海面,黑潮退去后,海水呈现出一种奇异的靛蓝色,在阳光折射下隐约可见水下纵横交错的光影——那分明是巨型建筑的轮廓。
\"是古代星象台的遗址!\"加斯帕的十字架突然发烫,传教士指着海平线,\"根据托勒密的天体测量学,这种光影折射只可能出现在...\"他的话音未落,阿鹤突然指向天空。原本晴朗的天际裂开蛛网状的暗纹,一颗拖着紫尾的流星划破长空,坠落在金液指引的方向,掀起数十丈高的水柱。
当\"重光号\"靠近落点时,海底升起的青铜立柱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那些雕刻着二十八宿图纹的柱子间,漂浮着无数发光的水母,它们排列的轨迹竟与残片上的星象坐标完全吻合。徐沧溟的星盘金液暴涨,在空中凝结成锁链状的光桥,直通海底深处。他望向阿鹤和加斯帕,两人同时点头,腰间的星盘与浑天仪发出共鸣般的嗡鸣。
潜水钟沉入幽蓝的海水,徐沧溟透过牛眼玻璃,看见古老的石阶通向黑暗深处。石壁上镶嵌的夜明珠散发着诡异的紫光,照亮两侧浮雕——郑和船队的宝船乘风破浪,船员们高举星象仪与深渊魔物战斗,而在画面中央,一艘形似龙鳞的巨舰若隐若现,船帆上的北斗星纹流转着神秘的光芒。
\"星槎...\"加斯帕的声音在潜水钟里回荡,他指着浮雕上的巨舰,\"传说中能横渡星海的神船,原来真的存在。\"话音未落,阿鹤突然拍打钟壁。透过玻璃,无数缠绕着紫黑色藤蔓的骸骨从阴影中游出,它们手中握着的,竟是刻满深渊符文的青铜舵轮残片。
徐沧溟的星盘金液突然逆流,在潜水钟表面凝结成防护结界。当第一具骸骨撞上来时,金液爆发出强光,将其烧成灰烬。但更多的骸骨蜂拥而至,它们空洞的眼窝中跳动的幽火,与黑潮中的怨灵如出一辙。阿鹤急忙转动腰间的鱼骨星盘,青光与金液交织,在海水中投射出郑和宝船的虚影,暂时逼退了骸骨群。
在激烈的对抗中,徐沧溟发现石阶尽头有座巨大的祭坛。祭坛中央,半块刻着星槎图的青铜板正在发光,而板上缺失的部分,形状竟与残片背面的齿轮图案严丝合缝。他深吸一口气,推开潜水钟的舱门,刺骨的海水瞬间涌入。星盘金液化作光带缠住他的腰,带着他朝祭坛游去。
当残片嵌入青铜板的刹那,整个海底遗址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尘封百年的星槎图缓缓展开,画面中,郑和船队的宝船化作星轨,而星槎则是连接天地的枢纽。加斯帕翻开《几何原本》,空白页上突然浮现出用鲜血书写的公式,那些符号与星槎图中的星轨完美契合。
黑潮再次翻涌,但这次不是毁灭的征兆。徐沧溟看着星槎图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将深渊符文逐一净化。骸骨们发出解脱的呜咽,化作点点星光融入星轨。当最后一丝黑潮消散,朝阳穿透海面,在星槎图上投射出完整的星轨——那是通往未知海域的航路,也是守护溟渊的新封印。
回到甲板上,徐沧溟握紧残片,感受着星盘传来的脉动。\"九死一生处,星槎隐鳞爪。\"他低声念道,望着重新变得澄澈的海面。阿鹤调试着改良后的导航仪,鱼骨星盘与浑天仪在阳光下交相辉映。加斯帕在《几何原本》上写下新的批注:当古老的预言与现世的智慧相遇,星辰将指引新的传奇。而远处的海平面上,隐约可见一艘形似龙鳞的巨舰,在波光中一闪而逝。
第二章 星轨迷局
暴雨如注的马六甲海峡,\"重光号\"在惊涛骇浪中剧烈摇晃。徐沧溟的星象长袍紧贴着身躯,雨水顺着发梢滴落在手中的《郑和航海图》残片上。泛黄的纸页被浸湿后微微卷曲,他依照注释将书页逆时针旋转45度,借着闪电的光芒,空白处那些由贝壳碎屑压印的螺旋纹路逐渐清晰——宛如浑天仪精密咬合的齿轮结构,在幽暗的光线下泛着诡异的珍珠光泽。
\"大人!罗盘指针又乱了!\"阿鹤的喊声被雷声劈碎。少年死死攥着舵轮,改良后的罗盘铜盘上,指针像发疯的蜂鸟般疯狂摆动,在盘面上划出一道道焦黑的痕迹。他腰间的鱼骨星盘突然发出尖锐的蜂鸣,青光顺着甲板的木纹蜿蜒,与徐沧溟星盘渗出的金液遥相呼应。
加斯帕神父的浑天仪齿轮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传教士的道袍在狂风中猎猎作响。\"里斯本天文台的记录显示,\"他大声喊道,雨水冲刷着他手中的羊皮卷,\"每逢天枢星异常,这